熟知這些癌症康復的黃金法則,哪怕帶癌生活也能活得很好!

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這6個癌症康復的黃金法則,哪怕帶癌生活也能活得很好!趕緊收藏!」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個美國的資料介紹說,在美國,所有癌症的五年治愈率可以達到65%,甚至到70%。這一點我們目前還做不到,全國五年治愈率只有25%左右,大中城市能達到40%。治療癌症,我們為什麼達不到美國目前的水平?主要是我們的早期發現率太低。很多患者懷疑自己是癌症,卻不肯去檢查,認為反正是“不治之症”,查出來反而心裡添堵,這可能也是一個問題。一旦發現,病人大部分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時的治療效果必然差。
在我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現在可以達到98%。有一個科協的干部,他的母親患了乳腺癌,他很擔心。我跟他講,乳腺癌已經基本上不構成對女性生命的威脅了,可能對她的形體、某些功能發生一些障礙。胃癌、大腸癌的治療效果都在逐年提高,如胃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達到50%左右,比較困難的是肝癌和胰頭癌。
現在有這麼一種說法,說“實心”器官的癌症比較難治,如肝癌、肺癌、胰腺癌,“空心”臟器的癌症,如膀朧癌、腸癌、胃癌,治療效果都比較好。實際情況可能也是這樣,但是必須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才好。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患了癌症,治療以後進入了康復階段,那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癌症康復的基本原則
心態樂觀是關鍵
北京總結過抗癌明星的經驗,有的病人,醫生估計他只能活半年一年,結果活十幾年都好好的。醫生奇怪,怎麼癌細胞轉移那麼厲害,還活得那麼好?因為他們都在公園,每天早晨在公園有二千多人都跳啊、活動啊、高高興興聊天啊!就成立“抗癌俱樂部”。後來經驗,為什麼說有些病人半年就要死,而有的病人過二十年還活得好好的呢?沒有一個說,我是用好藥延長壽命,個個說,我心情很愉快,充滿信心,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一點都不害怕,因為我們大家心裡過得很快樂。
第一條全都是心態良好,心理平衡。第二條他們都有一個很和睦的家庭,家人很關心,單位也很關心,一個強大的社會支柱。這是主要的,藥物是次要的。
我舉一個世界上有名的抗癌明星的例子。阿姆斯特朗是美國著名的自行車運動員,他從1992年開始職業自行車生涯,在1996年10月參加世界頂級公路賽時被診斷出患了睾丸癌。癌變擴散到了身體內,連醫生對其康復都不抱希望。但經過12個星期的化療和一年多的停賽休養,阿姆斯特朗於1998年2月康復後,接著參加自行車運動。
1999年,當他又一次獲得環法大賽冠軍後回國時,美國沸騰了,耐可公司派專機接他回國,紐約市長出席了招待會,華爾街請他去敲響交易所大鐘,上百萬市民夾道迎接這位民族英雄。2004年阿姆斯特朗第六次黃袍加身時,布什總統將越洋電話打到了法國,並說:你真讓人敬畏!2005年7 月,在他創造了環法大賽七連冠的奇蹟後,被人們稱為環法英雄。
阿姆斯特朗的感人事蹟,證明癌症也是可以戰勝的,並非不治之症。前面介紹了心理因素和癌症的關係。想必大家已經明確,心理因素和癌症確實有關係。患者關心一個問題:我知道我的心理問題會影響疾病的康復,但是,如何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沒有辦法。
我覺得,保持樂觀的心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心理治療學上叫“轉移”,就是轉移大腦當中的“興奮點”、“興奮灶”,切忌出院後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願意見任何人,不願意跟任何人談,自己在家裡靜靜養病。這種方式不對。應該告訴癌症病人,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參加到癌症患者的康復組織當中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盡量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都非常重要。
一提到轉移,有人就不明白:轉移,怎麼轉移?實際上,轉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一種興趣和愛好,琴棋書畫、唱歌跳舞、旅遊等等,都是人的興趣和愛好。當你全身心地投人到一種興趣和愛好中去,就會轉移大腦當中的“興奮點”和“興奮灶”。
我們有很多病人,他自己不願意來,出院不願意來,家屬替他看病取藥。有一位胃癌患者,出院之後,自己在家裡非常苦悶,認為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關在屋裡,誰也不願意見,誰也不願意談,結果越在家里關著,心裡越發感到鬱悶;越是鬱悶,越是吃不下飯,越是睡著不覺,所以身體每況愈下。叫他到醫院來看看,他認為,去了也沒用。後來,他的老伴帶著他,到醫院找醫生。
醫生問他的老伴:你丈夫過去有什麼興趣愛好沒有?他的老伴說,他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釣魚,後來工作忙就不去了。醫生說:那好!你給他買一套漁具,你帶他釣魚。他的老伴回去後,真的這樣做了,給他買了一套很好的魚竿開始釣魚。出去兩次,他在年輕時候愛釣魚的癮被勾起來了,每天出去釣魚,每天忙著做魚食。很快,心情不一樣了,對他的疾病康復非常有好處。在康復期培養興趣和愛好,是轉移大腦興奮狀態非常有用的方法。這是五項基本原則的第一項,樂觀的心態,如果沒有樂觀的心態,其他的都很難說。
平衡膳食在癌症患者康復當中是非常重要性
出院後如何吃,吃些什麼,怎麼吃。平衡膳食的關鍵,總結出來這麼幾條,適合所有的癌症患者。不同的癌症患者,應該有不同的飲食需求,但是適合所有癌症患者的原則,至少應該有這麼幾條:
兩高一低。什麼叫兩高一低?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這是癌症患者一個重要的飲食原則。
少量多餐,飲食多元化。對於癌症患者,我們提倡改一日三餐為一日五六餐,每餐七八成飽。飲食一定要少量多餐,尤其是胃腸道腫瘤的患者,一定要改每日三餐為每日五六餐,每餐七八成飽。這樣,便於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少吃紅肉,多吃白肉。紅肉指豬肉、牛肉和羊肉,紅顏色的,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所謂白肉,指魚類、海鮮和禽類。少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不吃油炸和霉變的食物。
癌症患者關於“忌口”的說法
例如,說癌症患者不能吃雞。這些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除非藥物有禁忌,其他食物則毋須忌口。癌症是由於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對細胞的正常繁殖和生長失控,造成了癌細胞可以大量繁殖和增長而形成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這是康復過程中一個關鍵問題。
康復期給癌症患者用的所有藥物,既包括中藥,也包括西藥,不管什麼藥物給病人使用,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他提高免疫功能。這種免疫功能叫做“被動免疫功能”,就是靠藥物,靠外界環境去幫助他。但是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有自動的免疫功能,或者自主的免疫功能,就是自身可以調節的免疫功能。自身可以調節的免疫功能,一靠好心情,第二靠營養,第三就要靠體能了。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當你非常樂觀,機體的免疫狀態自然在升高;而當你的心情長期鬱悶不快的時候,免疫狀態自然在下降;當你營養合理的時候,免疫狀態自然升高,當你營養不合理的時候,免疫狀態自然下降。你體能好的時候,免疫狀態自然是高的,你的體質非常虛弱的時候,免疫狀態自然是低的,所以適當的鍛煉,就是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體能狀態,來提高它的免疫功能。
醫學不是萬能的。醫學既然是一門科學,它就有所能,而又有所不能。也正是由於醫學家、科學家的這種坦誠,就給很多江湖騙子,包括“氣功大師”,也包括某些“保健食品”,留下了“廣闊天地”,他們聲稱自己“無所不能” ,到處這樣宣傳,並且很有市場。
“是藥三分毒”,合理用藥非常重要
癌症患者在康復期的用藥,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要有病亂投醫,不要吃很多的藥。康復過程中服用中藥,有調節人體內環境、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但是也沒有必要長期吃下去。有的病人吃藥,三年、五年還在吃,這不僅僅是一個資源浪費的問題,同時對身體也沒有任何好處。就這個問題,我請教過很多中醫界的老前輩、老專家,他們也同意這個觀點,認為病人出院之後,頂多吃半年藥就足矣,沒有必要長期吃藥。
我們中國人,對於藥物的迷信程度過高,對醫學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曾經進行過一些調查,發現有95%以上的癌症患者出院後,不惜重金,去吃各種營養保健品,實際上,很多這樣的“保健食品”對癌症的治療與康復與治療是毫無作用的。
由於人們對醫學不了解,有的時候對醫學期望值過高,才出現上面的狀況。我很欣賞一句話:醫生的作用,其實“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就是醫學。” 有些疾病,通過醫療手段可以治愈,例如,急性闌尾炎就可以治愈。但是,對於很多疾病來說,醫生實際上是束手無策的。最常見的疾病是病毒引起的感冒。病人感冒了,頭痛、發燒,醫生給他解熱鎮痛藥,幫助止痛、退熱,但引起感冒的病毒,還是靠病人自己的免疫功能消滅的,他是自己好的。所以,英國有一句俗語:感冒,看大夫七天,不看大夫一周。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一點靈並分享這篇「這6個癌症康復的黃金法則,哪怕帶癌生活也能活得很好!趕緊收藏!」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