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性格造就你的因果!
		                            
		                        每一種性格的背後都有因果,
 每一個缺點的背後都是苦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我們會發現,
 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說出抱怨的話。
其實,所有的怨語,
 不管是自怨自憐,還是抱怨別人,
 在佛門裡,都被稱為惡語,都屬於嗔心所致。
如果我們常常抱怨,
 實際上是在損害我們自己的福報。
抱怨別人,會產生什麼果報呢?
我們的內心會越來越陰暗。
 內心陰暗了,就會壞事不斷,與好事無緣。
很多時候,
 當我們遭遇事業、生活不順之時,
 我們很容易會抱怨同事,
 抱怨家庭,甚至抱怨國家,抱怨社會。
這樣的我們不僅會給自己徒增煩惱,
 還會給他人帶來負能量,
 我們當時抱怨一時爽,後果卻渾然不知。
那麼,怎麼消解抱怨的心理呢?
多說感恩的話。
另外,一定要學會隨喜,
 用隨喜的心去取代嗔心,取代嫉妒的心。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這樣想:
 我也知道這些道理,但就是看不慣這個人。
他沒有我努力,
 方方面面都不如我,
 憑什麼得到這些不該得到的東西?
我們看不慣別人,
 是因為別人的某些語言、行為、性格,
 讓我們不適應。
但是,
 我們忘了每一個性格的背後都有因果,
 每一個缺點的背後都是苦難。
因為我們沒有慈悲心,
 面對別人的苦難,
 我們沒有產生悲心,都是嗔心。
小東江晨霧如仙如幻美如畫
比如,在一個公司裡,
 大家在一起,
 某個人可能能力方面差一點,
 或者毛病習氣多一點,
 我們就不願意包容他,
 甚至排斥他、討厭他,
 欲除之而後快,其實就是嗔心所致。
你不知道,他可能家庭很貧困,
 可能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夠,
 本來就活得夠苦了,何必再去傷害他?
像這樣的情況,
 更應該給予他更多的愛和關懷。
一切都是因果。
別人今天得到的,是他過去造的善業;
 你沒有得到,是你過去沒有造這個業。
你今天得到了,也不用得意,
 那是你過去造的善業,現在感果。
如果想讓未來更好,
 去嫉妒別人,未來肯定不會好;
 去隨喜別人,隨喜功德,
 那麼這份功德你也有,
 你也造了一份善業,你的未來也會更好。
為了更好的讓大家了解我們背後的因果,
 佛緣本次特約師兄--靜安師兄,
 學佛數十年,幫助很多有緣人脫離煩惱、苦惱、壓力。
告知我們背後的因果,
 用佛法指導我們日常修行。
無論是生活、工作、情感中,
 我們知曉因果,才能更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