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世代突破盲腸,花兩年時間,加薪五倍的方法!

眼下這個職場要離職,原因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像是「另有生涯規劃」、「家裡需要幫忙」、「健康因素」、「進修」、「休息」等等,多到我記不住,也可能連離職本人都忘了自己曾用過什麼檯面話。
而讓我印象深刻,唯一一個記到現在的,是小紅的離職單,他的理由不是什麼冠冕堂皇的話,而是:「不堪台北物價飛漲」。
如果想太多,就什麼都做不了
小紅的老家在台南,到台北是為了一圓記者夢。
公司給她的薪水是兩萬八千元,她說,光是租房子、吃飯、摩托車油錢和手機費扣一扣,根本存不到錢,於是在上班兩個月之後,她決定結束這項賠本生意跳槽去。
我問她:「你要去哪裡?」
她開朗地說:「我要去花蓮的報社當記者,薪水三萬五,加上油錢津貼,有四萬耶!」
薪水從兩萬八變四萬元,只花了兩個月,連我都佩服她的選擇。
我又問她:「那你在花蓮有親戚或朋友嗎?」
「沒有啊!」小紅一派輕鬆地回答。
「你對花蓮熟嗎?」
「完全不熟。」
「住的地方呢?」
「我還在找。」
在驚訝中,我簽核了寫著「不堪台北物價飛漲」的離職單,而她也火速地搬離了台北。
向花蓮的報社報到時,主管告訴她,花蓮很大,她必須有車。
她想起大學時曾經在中古車行打工,立刻打電話給車行老闆。
「老闆,我工作需要買車,但我沒錢耶!怎麼辦?」
老闆爽朗地大笑說:「買車不用錢啦,可以全額貸款,車況好的還能超貸。」
於是,小紅當機立斷地買下了一輛中古車,價格十九萬,貸款有二十四萬,多出來的錢讓她付掉了花蓮的房租和押金,她沒有從口袋裡拿出一毛錢。
對一個生命力旺盛且渴望成長的人來說,當工作愈來愈上手,而變得愈來愈沒挑戰性時,就會想要往下一個目標邁進。
在花蓮待了兩年,小紅發現該跑的新聞,自己都跑得差不多了,有些節慶性的新聞開始重複出現,她有點膩了。
有一天,她打電話給我說她要跳槽了,這次是去北京當記者。
北京是怎樣的地方,小紅完全不了解,因為她沒去過。
她只知道報社給五萬元薪水,加上外派時領的交通、電話費等人民幣津貼,折合台幣約七萬,一個月可以領到十二萬元。
「你人生地不熟的,不怕嗎?」我問小紅。
她說:「我當然會怕啊!但我只要闖過這一次,以後就不會怕了。如果想太多,就什麼都做不了。」
就這樣,小紅賣掉了車,一個人從花蓮到了北京。
那一年,她還沒三十歲。
實現高薪夢想的三大視野
小紅的故事看完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到三十歲的她可以月收入最多十二萬,有三個關鍵點,而這些也是上班族要實現領高薪夢想必須具備的特質。
一、移動力
兩、三年來,小紅居住的城市從故鄉台南到台北,接著是花蓮,最後去北京,遷移的範圍非常廣。
只要新的工作收入多,並且有助於開啟新視野,她二話不說就搬家。
二、薪水與台幣脫鉤
台灣的年輕人有起薪低的困境,即使是資深上班族的薪水也常常卡在五萬元上下,才工作沒幾年,就撞到薪資的天花板。
要突破這種困局,就要找薪水可以與台幣脫鉤的職務,也就是以國際行情來計薪的工作。
三、勇於嘗試,適應能力強
錢多、事少、離家近,這些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的工作條件。
然而,太年輕時就堅持這些夢幻條件,不但容易使待業期變長,挫折感與自我懷疑也會增加。
要等自己的資歷豐沛、籌碼豐富,並且專業技能純熟時,才能談這三大夢幻條件。
拿小紅來說,無論身處什麼地方,她都能適應,同時也勇於與未知的環境奮戰。
只要突破了自己一次,不但能力會跟著提升,工作經歷的獨特性也會愈來愈強,薪水當然也能夠跟著增加。
小紅就像是「人生的海賊王」,看到機會就抓住,持續往未知的世界探索,與新知搏鬥,不甘願窩居一處,當然就是因為這樣才能在收入上因此而領先其他同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