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蔡康永:做足「這件事」,擴寬經驗,可以改變命運!

我們生活中與人交往幾乎是通過語言打交道的,所以好好說話,讓別人來懂得你的觀點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
「說話」看似簡單,實則最難,它考量的是你數十年如一日的積澱,是你走過的路,是你讀過的書,是你的經歷,你的教養。

01
小時候,父親在蔡康永眼中是最厲害的大律師。
蔡父打官司有三不:一不接告人的、只接被告的案子;二不接離婚的案子;三不接刑事案,只接民事案。
就是這樣富有學識、一身正氣、倔強的血液流在蔡康永身上,才有了今天這樣一位正直幽默卻有點孩子氣的鬼才。

那時,蔡康永已學會把自己藏進家裡的書房,讀《紅樓夢》、讀武俠、讀科幻、讀經典……
比起蔡公館的嘈雜喧鬧,蔡康永更喜歡書裡的世界。
蔡康永如饑似渴地讀著各種名著,年幼的小心靈一次次地去接近書中那些偉大的靈魂。
這些都在促進著年幼的蔡康永養成讀書學文的習慣。
這樣的習慣,也給他的人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02
讀書這件事,甚至到後來都融進了蔡康永的工作中。他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電影。
畢業後做過編劇,曾簽入知名的邵氏電影公司,做過臺北電影節的評審。
幾番轉折後,他幹起了主持人的行當。
後來,蔡康永主持了一檔叫做《週二不讀書》(後來改名為《今天不讀書》)的電視節目,用讀書來包裹著「不讀書」的欄目。於是,蔡康永有了一個外號:「不讀書教主」。

當然,這是反語。在這檔「不讀書」的節目裡,蔡康永向觀眾推薦了一本又一本書,當時這檔節目的收視率相當不錯。
「讀書節目應該讓不喜歡讀書的人變得喜歡讀書。」這是蔡康永主持這檔節目的宗旨。
蔡康永覺得,大量的閱讀,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在他看來,人生有限,而閱讀可以擴寬人們的經驗,可以看到別人的人生,「有機會看到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就會培養出一種抽離的能力。」
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蔡康永是這麼做的,也一直在鼓勵大家這麼做。

03
讀書這件事,在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稀鬆平常,娛樂圈愛讀書的明星也大有人在。
但真正能做到像楊絳所說的那樣「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的人,著實不多。
蔡康永可以算一個。
有人評價蔡康永雞湯,也有人說他毒舌,但是當你認真去聽他的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他說的都是再現實不過的感悟和道理:我們相信別人,有時不是因為我們人好,而是因為我們需要;我們需要相信別人,這樣比較容易活下去。

就像他自己說的,他是一個「修煉」過的人。
他的「修煉」,指的是對生活做一個旁觀者,然後轉身投進讀書的懷抱。
這是他與自己與生活和解的一種方式,是他為自己找的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正如同,他曾說,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書,那你永遠只能知道你已經知道的事

蔡康永在《奇耙說》中的辯論讓人心服口服▼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