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不被外界認同」的婚姻,朱茵、蔡少芬用時間證明「幸福我說了算」

每個人對於愛的嚮往明明就不一樣,
卻常常會浮現一套對於愛的標準公式
然後隨意認定別人這樣就會幸福,或者不幸福。

提起朱茵,印象裡還是那個
一眼萬年的紫霞仙子。

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
都足以打動人心。
電影裡,紫霞仙子和至尊寶遺憾錯過,
電影外,朱茵早已找到自己的「蓋世英雄」黃貫中。
前不久,在綜藝節目《恕我直言》中,
朱茵曝光了婚後外界認為「辛酸」生活。

6歲的女兒黃鶯,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也是朱茵甜蜜的負擔。
女兒有時很「霸道」,
會覺得媽媽是我的,不允許朱茵演別人的媽媽,
更不允許她拍吻戲,朱茵有些哭笑不得,
但對女兒的愛溢於言表。
而聊到丈夫黃貫中,
朱茵還露出了小女生的崇拜和仰慕,
最吸引我的,就是這一點,做他自己。

從2012年結婚至今,七年的時間過去了,
朱茵和黃貫中沒有傳說中的「七年之癢」,
靈魂反而越來越契合。
兩人相戀多年,朱茵從來沒有問過黃貫中,
你愛不愛我。
因為,無論他在哪裡,
她都能感受到他的愛。

他的眼裡只有我
朱茵說:「我是一個特別需要安全感的人,
但我要的安全感不是讓我安頓下來,
而是他可以跟我一起走。」
是啊,兩人結婚時,
遭受了太多質疑,媒體甚至還用「朱茵嫁窮Paul
這樣的新聞標題來嘲諷這段感情。

如今,兩人相戀20多年,攜手同行,
在各自的領域綻放獨有的光芒。
一個重新回歸大螢幕,在新電影裡大放光彩,
一個繼續在搖滾世界裡發現自己。
他們相互扶持,各自成長,
一起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這就是婚姻最好的狀態吧。
最好的感情,不僅是不離不棄,
更是一起成長。
我們相互依靠,又各自獨立,
我們相互取悅,又各自進步。
好的愛情都是彼此成就,
雙方一起變得更好。

蔡少芬與張晉這段看似女強男弱的婚姻
從眾人的質疑走出來,最終獲得無數祝福。

縱觀這段幸福的婚姻,也是如此,
在我愛你的時候,恰巧是我變得最好的時候。
當年,沒沒無聞的張晉,因為被貼上「蔡少芬老公」的標籤憤憤不平。
在張晉事業低谷期,是蔡少芬用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維護了一個男人的尊嚴,
陪伴他走過漫長艱難的歲月。

沉寂多年之後,張晉沒有辜負妻子的鼓勵,
他終於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他首先感謝了蔡少芬:
「有人說我這輩子都要靠她,沒錯,我這輩子的幸福都是要靠她……」
此時的蔡少芬,在台下哭得稀里嘩啦的。

蔡少芬是出了名的炫夫達人,
口頭禪就是「我老公很帥」、「晉哥哥很厲害」,
三句話離不開自己的老公。
張晉卻又出其人意的低調專情,
閒暇時光幾乎都是用來陪伴妻子和女兒,
從未有過任何緋聞。

由此看來,好的婚姻並無絕對的評判標準,
但它一定會讓彼此具有愛的力量,成長為更好的人。

正如楊瀾所說,婚姻需要愛情之外的另一種紐帶,
不是孩子,不是金錢,
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長。

在最無助和軟弱的時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
扳直你的脊樑,命令你堅強,
並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
所謂另一半,就是相互滋養,
相互滿足,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對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和普莉希拉來說,亦是如此。
相貌平平的普莉希拉,能嫁給身價900億的超級富豪馬克祖克柏,
不是靠運氣,
而是她的努力和實力足以相配。

普利希拉的父母是越南難民,
經營一家餐館,生活清貧。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普莉希拉獨立而上進,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她13歲那年,就立志考哈佛大學。
她憑著自己的聰明和努力,終於如願以償,
也在哈佛遇到了馬克祖克柏。

兩人相戀時,馬克祖克柏只是一個差點輟學的平凡學生,
而普莉希拉確是一個奮發向上的學霸。
馬克祖克柏曾說,
沒有我老婆,可能也不會有Facebook了。

的確如此,普莉希拉一直都是馬克祖克柏強有力的後盾,
兩人互相扶持,共同前進。
當Facebook在美國聲名大噪時,
普莉希拉放棄了馬克祖克柏在Facebook為她留好的位置,
而是選擇做一名老師。
後來她又立志成為一名兒科醫生。

始終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攀附,不依賴任何人。

這樣獨立、自信、堅強、勇敢,
追求自我實現的普莉希拉,
深深吸引著馬克祖克柏。

好的愛情莫過於此,兩個人相互欣賞,
一起成長,再到勢均力敵、齊頭並進。

你看,在愛情裡,只有不斷成長,
注入新鮮活力,才有可能走到地老天荒。
成長,意味著什麼呢?
成長意味著自我蛻變的開始,
也是自我覺醒與責任的開始,
有人的成長始於家庭,
有人的成長來源於夢想,
有人的成長來源於外界壓力……
關於成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最美好的愛情模樣,
就是兩人都能剛剛好地作自己,
然後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在偶爾摔跤的日子裡,停下來等等對方,
陪對方勇敢撐下去,這便是愛情最珍貴的成分。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