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信非主流,丁守中幕僚:堅持很累,但不堅持會後悔
站上丁守中第一陣線的發言人,政大博士詹為元他表示:其實選舉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各界人士會想要下指導棋,肯定就是在出現危機時,那多數都是由「自己的同溫層來出主意」,所以也可以說把意見與同溫層說都是毫無困難的,但相反的要是放到別的地方就會非常不容易。
他說,今年的選戰不同於以往的「藍綠意識形態大戰」,卻是充滿著世代的衝突,是從政治進入到生活的撕裂。
詹為元談到當時選戰開始到最後的驗票結果,這一路走來,他沒有避諱地說,再結束選舉後,老是想到「是不是再多做一點結果會更好?」
這選舉的過程中,要一直走上分岔路,往左還是往右?
要發言還是保持沉默?
那如果發言了是主動攻擊還是暫且保守?
連要不要受訪、是走平民跑地方路線還是直接上通告節目,都需要深思熟慮。
而真的都要面面俱到,大都是不可能的。
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獲得了一面,就表示另一面你也失去了。
詹為元表示,自己身為一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要在國民黨的體系中向上發展,老實說比較辛苦,但遇到了一位不錯的老闆,願意給他這個機會,在這場選舉中扮演ㄧ定重要性的角色。
他表示,選舉過程中冷言冷語、酸言酸語的人不少,大部分都是來下指導棋;他舉例,發生某一新聞爭議事件時,就會不斷接到「你應該怎麼做.......」、「你們不該怎麼做......」的建議。
在各方面接收到的建議、勸言等等,都是從不同立場與看法中獲得的,他覺得每一種都非常受用,啟發良多。
剛剛有提到,他說了這次的最大問題,那從這問題來講,又引伸出了一個最大的隱憂:過去選舉是省籍情節、藍綠對立,某種程度屬於意識型態的衝突,但這次卻充滿著世代的衝突,從政治進入到生活的撕裂。
而就在我選舉期間的工作裡,更是容易碰到這問題,年輕一輩的團隊有自己的想法,但經驗較多的大人們卻也有自我的堅持,無論哪方都需要討論,可是因為利基點、觀點相隔了一個世代,衝突當然少不了了。
像是要直接上那近期夯起的直播?還是要去傳統菜市場親和力較夠的面對面握手?其實是因著不同族群而有的不同方式,但策略總是因此而引起衝突。
他一直相信,環境中0-99歲的年齡層都是會希望能當自己的主權,要怎麼樣與競選團隊了解並還能盡量的關心到各個年齡層的政策想法,也應該兼俱不偏廢,基於以上種種討論、妥協、說服、了解,最後終能達成平衡,互相的尊重且互相的理解繼續我們的工作。
人生,就難有完美。
即使這個世界有太多不公平,我們也無力改變什麽,只能笑著去接受。
無論我們,想的多麽周到,做的多麽認真,也有遺憾,也有缺憾。
人生不只是坐著等待,好運就會從天而降。
就算命中註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來。
努力與否,結果會很不一樣的,不要總是去等待完美,而應該把握好現在讓此刻變得完美。
一些事,用心了,盡力了,縱然不是圓滿,也是一種美好。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轉不過的彎。
總有許多事,是需要你一個人扛。
沒人能插手你的人生,塑造自己過程很疼,但最終你能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
給自己一個堅定的信心,告訴自己,選擇了,就不去後悔,堅持了,就一定用心,對錯都需要時間來證明,既然作出了決定,就一定努力進行。
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會後悔。
路是自己選擇的,有些路沒有岔路可選,也沒有回頭路可走。
一直走下去,也許遍地黃金,也許遍地黃沙。
堅持不一定有結果,但不堅持肯定不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