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兩性

女孩子該靠做家務,博取未來婆家的好感嗎!

故事是這樣的:
河北小夥小趙帶重慶女友回農村老家過年,回家之初,親友都誇女友漂亮、洋氣。不到兩天,女友就被全家人一致差評。
小夥說,女友洗漱把家裡燒的所有熱水全部用光了。母親讓她一起包水餃時,女友稱“包不好”拒絕,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而女友表示:“我給家裡每個人都買了禮物,對大家也很有禮貌,天冷菜難吃我都沒有抱怨過,不就是為了討大家喜歡嗎?我只是適應不了這裡的天氣和環境,我有錯嗎?”
最後,女友將原本初六的機票改簽為初四晚上,提前回了重慶。
有人問:女人該靠做家務博取好感嗎?
這不是個好問題。我說“該”,會不會得罪一部分人?我說“不該”,是不是會得罪另一部分人?我不確定。
還沒結婚去男友家過什麼年啊?!

還沒結婚過年去男友家幹嘛?!難道是去找差評的嗎?!
山東的習俗,好像是女孩子出嫁前都是要在孃家過年的。山東其它地方的習俗我不太清楚,至少魯南一帶是吧?
就算現在已經改革開放了,可以“試婚”了,需要提前去未來婆家瞭解一下情況,一般家庭也會要求女兒臘月三十除夕夜、大年初一在家裡過。
當然這也可以看成是“封建糟粕”。女兒出嫁就是“人家的人了”,在孃家過一年少一年,婚前就去婆家過年,會被人以為是“上趕著”。
去已經去了,主動幫著幹活不是應該的嗎?
過年家家戶戶通常都很忙,都是要“忙年”的,越是農村,過年的習俗越多。既然去了,幫著乾點家務活不是應該的嗎?
就算不該靠幹家務博取好感,至少在人家忙的時候,伸伸手幫個忙主動一點吧?這難道不是最起碼的做人(家媳婦)的禮貌和禮節嗎?

還沒結婚就跑去男友家過年,去了還不主動幫忙幹活,就是顯得很沒有家教沒有教養好吧,不僅丟自己的臉還丟了父母的臉。以前常聽身邊的老人教訓女孩子,說她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擔心她將來怎麼找婆家。
當然,如果未來的婆家通情達理,通常也不會讓還沒過門的新媳婦首次登門就讓她什麼都幹。
理想的狀態是,新媳婦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想要幫忙幹家務(可能是出於客氣),婆家人極力不讓她幹(也可能是出於客氣),一家人彼此客客氣氣,就不至於鬧到網上鬧到“路人皆知”的地步了。
第一次去婆家就相當於“面試”。因為表現不佳,被人家全家人差評怪也只能怪自己。在自己家可以養尊處優,葛優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人家讓你一起包水餃你都以“包不好”而拒絕,那不是勤不勤快的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每次我在廚房打雞蛋都會想到一件趣事。我妹妹第一次到她未來的婆家,就積極到廚房幫忙打下手,據說打雞蛋時正好被姥姥(我妹夫的姥姥當年還健在)看到——只見她開啟一顆雞蛋,因為裡面還有些許蛋液,便習慣性地用手指(洗過的)把蛋液刮到碗裡……
這個小小的舉動被姥姥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跟全家人宣佈:這個媳婦好!肯定很會過日子!
果然,我妹妹真的是以“會過日子”而見長。上得廳堂也下得廚房,做飯做得花裡胡哨花樣百出,在“美人美食薈”群裡十分活躍,還被很多單位邀請去為女員工做專場的培訓,主講美食和生活方式。

《今生是第一次》裡,尹智昊為了房子與南世熙假結婚。他們雙方父母皆不知情。祭祀日世熙媽媽把智昊叫到家裡幫忙,還在親戚面前誇兒媳能幹,說“祭祀的活以後有人幹了”之類的話。世熙知道後,用自己的“勞動”進行交換,他也去到智昊家幫忙做了一天泡菜,倆人算是扯平了。
這都什麼年代了?
女人當然應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男人不也應該一樣?難道男人不應該跑到未來的丈母孃家裡獻殷勤博取好感嗎?誰願意把閨女嫁給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彼此看不順眼,說多了還是緣分不夠,愛的不夠多。
如果愛,疤瘌麻子放光彩。
女孩子該不該靠做家務博取未來婆家的好感?如果你足夠好,不需要刻意做什麼證明自己,特別是靠做家務。但會做家務,的確能夠給自己獲得讚賞和加分。
做家務,不是為了博取誰的好感,不是為了證明什麼。會做家務,本身就是一種生活能力;做家務,也是一場很好的修行。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