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坦蕩蕩,無愧於「心」!走出別人的「嘴」,活出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總是急於向別人解釋,
「解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做過什麼樣的事,
生怕別人對自己有所「誤解」。
但其實,這種解釋事蒼白無力的,
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懂」你得不需要解釋,
而「不懂」你的人也不會相信你的任何解釋。
以前班上有個同學小莫,
性格孤僻,喜歡獨來獨往。
有一段時間,班裡總發生奇怪的事情,
不知怎的,大家就鎖定小莫為這一系列事件的嫌疑人。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但大家看待小莫的眼神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小莫也感覺到自己成為了大家的懷疑對象,
但他從來沒有為自己解釋過。怪事還是偶有發生,
但小莫始終氣定神閒,我行我素。
他越是這樣,大家就越懷疑他。
後來,小莫轉校了。
他走後,那些事情還是持續發生,
而大家對他的誤會自然也就解除了。
幾年後,一次聚會上遇到小莫,
談及此事,問他當年為什麼默不作聲地背這個黑鍋。
小莫很坦然地回答:「莫須有的東西,
怎麼解釋得清楚呢?」
很多時候,解釋也事需要成本的,
與其無謂的浪費時間,
倒不如專心去做自己認定的事情。
就好像一滴「墨水」滴到了紙上,
你想去擦乾淨,
結果越描越黑,
倒不如不解釋。總有一天,
時間會給你一個交代,事情會水落石出。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開頭有這樣一個情節,
女主角庵堂蘭子去蛋糕店買蛋糕,前面排著長長的隊伍,
一個小女孩跑到隊伍前面,
嚷嚷說要吃店裡僅剩「唯一」的一塊草莓蛋糕。
小女孩被家長重新拉回到隊伍後面,
這時其他人都選擇「買別的」蛋糕。
輪到蘭子時,她直接點了草莓蛋糕,
蘭子的行為引得人所有人紛紛側目,
在眾人訝異、反感的眼神中,
她卻「毫不在意」地開始慢慢享用那塊蛋糕。
次時字幕打出蘭子的內心獨白:
「自已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主宰,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莫過於按照自己的方式過一生,
選擇做真實的自己,選擇依心而行。
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一書當中說道:
「比起隨波逐流,我更想以自己的節奏度過一天」
我們總是習慣於向外人解釋自己,
卻往往忘了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他人一個否定的眼神,一個不屑的態度,
就會讓你費盡心思的解釋化為泡影。
然而人活一世,
是為了做自己,
不是為了解釋自己。
有時候僅僅做好自己,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又何必再自尋煩惱,讓別人的聲音左右自己的生活呢。
在任何極端的環境裡,人們至少會擁有一種自由,
那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無論是面對他人的不理解、或是身處不友善的環境,
你都可以選擇一笑置之。
人與人之間的三觀、背景都有所不同,
我們和別人理解的往往不在一個層面。
所以不必因此妄自菲薄,也不必忙著迎合他人。
人生是一段迎接冷眼嘲笑、逆風前行的旅途,
而你身上那些與眾不同的稜角,將會成為你最強大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