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大家要注意!以為小暈病症狀較輕微但其實是大病,這都是「中風前兆」!

你有注意到嗎?無論是自己或是年邁的父母常嚷著頭暈嗎?小心,這有可能是是中風前兆!
眩暈可能是內耳微血管些微阻塞所引起,所以當眩暈發作,很可能表示人體微血管已經出現問題,漸漸人體內中大型血管也可能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反應,甚至演變成中風。

發生比率較低 致命風險卻高
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葉宏一表示,因眩暈而就醫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屬於一般內耳前庭系統引起的眩暈,稱為周邊性眩暈,也就是俗稱的內耳不平衡;另一部分則是屬於由腦幹或是小腦引起的中樞性眩暈,中樞性眩暈發生比率較低,卻遠比周邊性眩暈危險,嚴重者甚至有可能致命。

別以為中樞性眩暈是腦中風就會暈得比較厲害,通常周邊性眩暈才是來勢洶洶,造成天旋地轉的程度反而比中樞性大,中樞性眩暈大多症狀較輕微,所以容易被忽視。

症狀不明顯 高風險群要警覺
家人出現哪些症狀時,應特別警覺是否為中樞性眩暈?葉宏一說,一般都會合併中風症狀,如一手一腳無力、說話不清楚、頭痛、步態不穩。

但也有部分中樞性眩暈單純只會頭暈、嘔吐,和周邊性的症狀不易區分,因此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菸酒、肥胖、心臟病、年紀大於55歲等中風的高風險因子者,溫差大時,出現無法藉由休息或吃藥緩解的頭暈,要小心可能屬中樞性眩暈,應馬上就醫檢查。

小中風之後 埋下大中風因子
臨床上很多長輩常在發生嚴重中風後,經檢查才發現腦內其實已發生過數次小中風,卻沒有被察覺。
醫師提醒出現小中風症狀,應馬上就醫,若錯過3至6小時黃金時間治療期,甚至可能突然演變成全身癱瘓的大中風。

如何及早警覺長輩有小中風的可能?魏丞駿說,小中風患者會出現短暫麻痹現象,如突然視力變模糊或喪失、突然說話大舌頭或流口水、半邊的手腳或臉會突然沒力或麻木、手中的物品突然掉落、步態不穩等,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身體狀況。

動動再起床 喝開水暢通血液

魏丞駿提醒,已經發生過小中風的患者,也不能因有及時就醫就大意,日後應更注意平時生活規律,調節起居活動,避免更嚴重的中風發生。如一早醒來,不要急著馬上起床,應「賴床」一下,先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使血管適當舒張,然後慢慢坐起,穿好保暖的衣服,稍活動四肢再下床,這樣血壓不會有太大波動。

魏丞駿表示,對曾小中風患者而言,每天喝足2000c.c.的水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通暢循環,尤其建議早晨起床後,先喝一杯溫白開水。另外,一定要改掉如抽菸等惡習。多運動、多吃纖維素多的蔬菜,控制三高同時,也可克服便祕,避免用力排便,血壓衝高。但他也提醒,從事運動前,一定要與醫師討論,不宜做劇烈運動,散步、打太極拳等輕度運動,也不可過量。

小中風徵兆
●突然視力變模糊或喪失

●突然說話大舌頭或流口水

●半邊手腳或臉突然沒力或麻木

●手中的物品突然掉落

●步態不穩

小中風者生活注意
●早上別急著起床,先在床上活動四肢和頭頸。

●晨起一杯溫開水。

●每天喝足2000c.c.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戒除菸酒。

●攝取纖維質,避免便祕。

●規律運動,但要避免劇烈或過量運動。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