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相處有些壞習慣請注意!專家教你跟小孩子的共處6的技巧!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和孩子相處有些壞習慣要注意!專家教你跟小孩子的共處6的技巧!」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和孩子相處,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被“熊孩子”磨光了所有好脾氣,忍耐到了極點對孩子輕則大吼大叫、指責、打罵。過後又無限愧疚。似乎這成了打不破的怪圈。
各種育兒經幾乎都在訴說著一個主題:對孩子發脾氣不好,家長生氣時需要剋制自己的脾氣,為了孩子讓自己的脾氣變好變好再變好。
被“熊孩子”激怒的家長,你的脾氣該往哪安放?是不是為了孩子就要無節制的自我壓抑?最近發生在我家的一件事,讓我有了不同看法。
週五,跟兒子約定好週末做作業和玩的時間:週五做完作業,週六週日下午和小朋友玩,晚上覆習。週五晚上兒子沒能完成所有作業,我們對做作業時間做了調整,他說,週六做完作業再出去玩。週六,兒子還沒寫完作業就想出去玩,把做作業時間留到晚上,我拒絕了,他開始發脾氣,我很生氣,但孩子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儘管心裡非常不安,依然沒有理會他自己睡午覺去了,一小時後,兒子見我醒了,接著用磨人的語調哼唧著想出去玩,我耐著性子聽著他的嘮叨諸如:“時間都浪費了”、“不能和小朋友玩了”、“天都快黑了(其實才下午兩點多)”......總之,一句話:現在出去玩,作業往後推。我耐著性子,跟他說:“媽媽知道你現在想出去玩,但很遺憾,我們約定好了,做完作業出去玩。”他怒氣衝衝的說:“我現在不想做作業!你根本不在乎我!你在乎的是成績!”他的話語一句一句的刺痛著我的心!我愛兒子,從不打罵他,即使衝他發了脾氣也會在過後跟他道歉,但我不能嬌縱他,隨著他不能信守承諾而無動於衷!常常聽到“高情商”這個詞,衡量一個人是否擁有高情商,往往看他和別人相處時,能不能讓自己和別人同時在情緒上得到滿足,我也希望我的兒子擁有高情商。如果此時我壓制住自己的憤怒,孩子還能知道他的語言和行為對別人造成了什麼影響嗎?
我聲調抬高了幾倍:“現在我很生氣!看你有情緒,我選擇閉嘴,現在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是同樣的問題!你說我不在乎你,在乎的是成績,最一開始,你沒寫完作業就想出去玩,我是很著急,那個時候我在意的是做作業,現在事情已經變了,我在意的是我們的關係,你沒有按照我們約定好的去做,我感受到的是欺騙,我討厭被欺騙!”這時,兒子開始平靜下來,拿出書包裡的作業準備寫,見他平靜下來,我接著說:“每次,我們發生衝突,如果我發了脾氣,都會跟你說聲'對不起',因為媽媽愛你,我知道那個時候你的感受一定很糟糕,可是,我自己感到很受傷時,卻不值得一句道歉。”說完,我沉默在自己的世界裡,兒子開始做作業。兩小時後,兒子做完了作業,可以如願的和小朋友們一起玩。
我還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晚上兒子來到我身邊說:“媽媽,今天我過的很開心,下午的事情,我感到很抱歉。”從來不會道歉的兒子,今天居然向我道歉了!我把兒子擁入懷裡,心裡說不出的喜悅,能說出“抱歉這兩個字,兒子做了多大的突破!瞬間,一切都釋然了,我說:“媽媽也為自己大吼大叫對你說聲對不起。下午儘管你不太願意,但仍然做了約定好了的事,媽媽感受到你對我們關係的在意,同時我覺得你是信守承諾的孩子。”兒子輕聲的“嗯”著。
一場權利之爭以這樣的方式畫上圓滿的句號。當孩子做出不恰當的行為時,是當個溫柔的家長,壓抑住自己的情緒?還是滿足孩子的任何願望,嬌縱孩子? 亦或是打罵孩子,讓孩子屈服於暴力?我想起了正面管教裡提倡的“不懲罰,不嬌縱”,打罵孩子在短期內的確有效,時間長了會發現引起打罵的副作用實在太多,被打罵跑的還有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做諮詢時,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我的孩子***,怎麼辦?怎麼把握那個“度”?其實,無論什麼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爸媽,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矯正錯誤前先承認再連結最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想這才是“和善而堅定”的意義所在。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懷孕保健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和孩子相處有些壞習慣要注意!專家教你跟小孩子的共處6的技巧!」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