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相貌居然能決定他是否成功?!臉蛋真的這麼重要嗎?「這個因素」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都長成這樣了,創業肯定能成。
————馬雲
(我沒說過這樣的話)
小時候,總有人對我說:“你都長這麼醜了,還不努力,以後怎麼娶媳婦!”。後來老師又教育我們說:“人醜,多讀書!”(老師:這鍋,我不背)。所以我一直很努力,並將馬雲爸爸視為我的偶像。
然而,想想馬化騰、李彥宏這等英俊瀟灑的成功者比比皆是,所以,一個人的相貌並不能決定他的成功。另一方面,古語有雲: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個人的性格,於他事業及成功的關係確是確是極大的。
董明珠在《我是創始人》的演講中有說道:“創始人最大的能耐並不是比別人聰明,而是比別人能夠吃苦”。為什麼能吃苦?性格使然。我們可以想象得出,年方63歲的“白富美”說出這句話的背後意義。
董小姐是什麼人呢?丈夫早逝,獨自撫養兒子;從格力的業務員到前董事長,風雨22年,付出的是什麼?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能吃苦,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面對什麼樣的挫折,都敢於去嚐試,去承擔。
這里就有一個很著名的法則可以說明:“10000小時法則”,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成功沒有捷徑,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也不存在勞苦命。正如董小姐所言,創始人並非都是天才,也並不只是因為天賦。更多的是經過N個10000小時打磨,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但僅僅就如此嗎?
你知道嗎?英超聯賽大部分球員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紐約很多著名律師事務所的開創者竟然都是猶太人後裔,並且他們的祖輩大多是在紐約的服裝行業謀生。這是在《異類》一書中,作家格拉德威爾對社會中那些成功人士進行的分析,讓我們看到了一連串頗感意外的統計結果。
為什麼對那些成功人士進行的統計結果會這樣一致“意外”?這是因為:英超球員注冊時間是9月。在同齡的球員中,9月份出生的人實際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幾乎大了一歲,一歲的差距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1955年前後正是計算機革命的時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無法擁有個人電腦,如果出生太晚,計算機革命的好機會又被別人占去了;猶太人律師事務所的成長,是因為他們正趕上企業重組的法律訴訟出現革新的時候,而他們移民到美國的祖輩們的經曆又讓他們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機遇的能力。
在作者看來,那些奇才異類,他們之所以神奇,得感謝機遇的眷顧。
但只要有機遇就夠了嗎?
NO、NO、NO,當然不是!
《新約•馬太福音》里面說:“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意指:成功者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從而變的更為成功。換句話說,獲得特殊機遇的人,他們最終取得更大的進步;富有的因為減稅而更富有,成績優異的因為獲得更多老師指導而更優異,這在社會學領域叫做“積累優勢”。也就是說只要在起點有一點點優勢,會通過自我暗示而不斷的強化,強化之後會更加的努力,經過10000小時的醞釀、發酵,這種優勢會逐步擴大。
對於創始人和企業而言,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的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的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獲得較好的回報。
說在最後
在具備機遇條件下,馬太效應和10000小時法則就充分發揮了作用。機遇讓你脫穎而出,1萬小時法則(刻苦)和馬太效應(優勢)的自我強化讓你成為領導者,站在行業的尖端。你可以能會說,成功可不僅僅只是這些。是的成功的要義有很多,但是刻苦+優勢卻是製勝的不二法門。但總之,可能與你長得醜不醜沒多大關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