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睡午覺?你一定要知道的原因!
說起如何讓孩子睡覺這件事,估計很多媽媽的內心,都只能用“笑著活下去”來形容。
有些孩子無論怎麼哄,就是不肯睡。大多數爸媽擔心孩子不午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怕孩子睡得太少了,會影響到他發育、長個子之類的。
但其實,隨著他們一點點長大,也就不需要睡那麼久了。這是為什麼?下面就講講這個爸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寶寶一定需要睡午覺嗎?
要解釋寶寶需不需要午睡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寶寶的睡眠模式是如何發展的。
剛出的寶寶一天會睡很多次,並且每一覺的時間都比較短,一天可能需要睡四五覺。隨著寶寶的發育,睡一覺的時間逐漸延長,到 1歲-1歲半左右,大部分寶寶可以隻睡中午和晚上兩覺。
從 3 歲左右開始,就有一部分孩子告別了要規律睡午覺的模式,逐漸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睡眠模式,隻需要晚上睡一整覺即可,也就是說,寶寶不需要天天午睡了。
有研究顯示,在年滿4歲的孩子中,只有不足 33% 的孩子仍然有每天睡午覺的習慣,即使是在強製性午睡的幼兒園中,孩子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躺床上午睡的情況下,仍然有同樣比例的孩子睡不著。
這些睡不著的孩子很有可能已經發展到了和成人一樣的睡眠模式,也就不需要天天午睡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午睡的需求是在逐漸減少的,在5歲的孩子當中,不需要天天睡午覺的比例就已經達到 92% 了。
為什麼孩子會逐漸不需要天天睡午覺
孩子白天的睡眠時間,其實反映了孩子的大腦神經的成熟度 。隨著孩子大腦發育的成熟,他們就不需要再像小寶寶一樣,通過一天多次的睡眠來緩解大腦疲勞、控製情緒了。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習慣天天不睡午覺還精神矍鑠、情緒愉快、食欲不受影響,那麼很可能是他的大腦神經已經發育得比較成熟,進入到和成人一樣的單相睡眠模式,所以午覺睡不著可能是聰明的表現哦。
當然也有的孩子是因為一些神經發育問題導致有睡眠障礙、不睡午覺。這些孩子和正常發展的孩子不一樣,經常會因為睡眠缺乏而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情緒反複無常、易怒、不易安慰,這里暫不做詳細討論。
那麼以後還要讓孩子午睡嗎?
我們只是說,孩子大腦發育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天天午睡了,但還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睡覺的情況,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對待。
有午睡習慣的孩子,爸媽們給寶寶提供一個適宜的午睡環境就好,注意房間的亮度、室內溫度、濕度、周圍環境的噪音等。
對於不是每天都需要午睡的孩子,到了午睡時間爸媽們可以先鼓勵他上床休息。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入睡時間在 16~19 分鍾,如果孩子醞釀了 20 分鍾左右,還是沒有睡意,就不用強求他一定要午睡啦。
對於年齡比較大、可以說出自己想法的孩子,如果他表示真的不想午睡,就不必硬要他上床躺著了。對孩子來說,爸媽們如果一定要讓他在床上睡覺,就相當於長時間不讓他自由活動。這樣不僅不能讓孩子好好休息,反而可能會讓他覺得有壓力。還有科學家認為,孩子白天睡得多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所以,孩子大了,午睡這個事兒,就由著他自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