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會一直吸允手指嗎?小心!這很有可能是....很多媽媽知道真相後都後悔不已啊!

每個小孩兒都要經歷躺在搖籃裡無所事事的日子,乾點什麼好呢?
什麼東西也拿不到,只能......有了,嘿嘿
對,就是啃手指!
簡直萌化了
但是出於衛生考慮,
父母們還是不希望孩子把手指放到嘴裡,
殊不知還有比衛生更嚴重的問題存在著!
預防和阻斷吮指習慣對孩子將來的口腔健康意義重大。
口腔是嬰兒與外界接觸的第一道門戶,而吮吸則是他們最早學會的協調的肌肉動作,影像學顯示孩子在出生之前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就開始吮吸自己的手指了。
吮吸帶來的不良影響:
持續不斷地吮指有可能導致孩子上牙變形,並引起反合,牙齒突出以及開合等問題。病變的嚴重程度與吮指的時間、頻率以及吮吸的方式緊密相關。
在孩子四五歲時,恆牙開始萌出,此時如果仍有吮指習慣則需要引起重視。
口腔的生長髮育和牙齒的整齊程度均可能受到影響,口腔齶頂部的形態也可能發生改變。
吮指的強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孩子只是把手指放在嘴裡,產生的危害遠比使勁吮吸手指要小。某些重度的吮指孩子在早期就會出現乳牙的問題。
正畸治療:
通常如果孩子及時停止了吮指,錯合畸形也會自愈,但不良習慣持續的時間越長,需要正畸治療來幹預牙齒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
持續的吮指會造成一系列永久性的危害,如牙齒的擁擠、不齊、咬合關係的錯亂,孩子可能會有發育或者吞嚥方面的問題,鼻底不能隨著生長正常的垂直下降,導致鼻腔狹窄和高齶頂形態。
吮指還會造成前牙的前突和移位,使孩子的面容受到影響,繼而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
孩子可能無法正確發出T、D的音,說話的時候口齒不清、舌頭外吐。
大多數孩子的吮指習慣和營養問題無關,乳牙期的吮指也沒有什麼長期的不良影響。
目前普遍認為它是一種無意義的習慣。隨著孩子的生長,行為意識的改變,該習慣會自行停止。
不過有些時候,當孩子有行為問題的情況下,吮指習慣只是整體病情的口腔表現,這時不良習慣不會自行消失,孩子會在感到安全受到威脅時開始吮指。
如果被強行糾正還會出現焦慮症狀,此時,吮指變成了一種有意義的習慣。應該對孩子的身心等多方面進行關注和引導。
如果在三、四歲時吮指習慣停止的話,那麼普遍認為頰、脣、舌之間的平衡會重新獲得,從而使不正常的牙齒形態自動復原。
破除吮吸習慣:
當滿足如下條件時,可以考慮對吮指習慣進行阻斷:
孩子足夠成熟,可以正常面對習慣的阻斷;
孩子表達出明確的理解,並希望得到幫助;
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以及配合;
給孩子創造一個獎勵的環境而不是懲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