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影劇

世界上有一個最機密的高端俱樂部,原來是這樣!

美國曆屆總統之間,無論發生過怎樣的爭執,彼此的和解是在所難免的。

本質上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總統俱樂部”成員,地位和經驗決定了他們之間既像兄弟、又如敵人般的複雜關係。

 

布希和克林頓:無賴和叛逆者比爾•克林頓和喬治•W•布希都出生在1946年夏天,僅相隔44天,他們是所有美國總統中出生日期最為相近的兩位總統。他們兩人將成為嬰兒潮一代政治的兩極。一位是典型的國教徒,亦步亦趨地追尋著他那偉大父親的腳步:安德沃公司、耶魯大學、參軍,然後到西德克薩斯州從事石油生意。

另一位,至少在表面看來,是美國的笨小孩,生於阿肯色州一戶神秘的家庭,經曆過20世紀60年代的混亂,逃避了兵役,在民主黨政治選戰中錯過了去法學院工作的機會。但這種對比是廣角鏡頭下的對比。靠近點看,克林頓實踐了美國夢:他是軍樂隊成員和州際少年、喬治城和羅德獎學金獲得者、大學肄業生、參議員的實習生,在22歲時說他推遲兵役是為了保持他的“政治生存能力”。克林頓在破紀錄的32歲年紀當選州長,布希卻直到40歲才有所作為,一直受困於特權和叛逆的漩渦:他的祖父是參議員,父親是在酒宴上豪飲、商場中奮鬥和努力在世界上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副總統。比起克林頓,布希更是叛逆者:十幾歲時,布希溜出肯納邦克港的家園去抽煙喝酒;克林頓則溜出他溫泉城的家園給比利•葛培理送津貼。他們中有一個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另一個卻不能擺脫他父親的陰影。而他們都做了8年總統,都曾讓他們的國家分裂、兩極化並時而狂怒;兩人都經曆過針對他們的行動的不可調和的批評。一位因性醜聞而被彈劾;另一位則因為戰爭製造理由而備受指責。兩人都因自己的方式沒能阻止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而被指責。而且兩人一瘸一拐地離任時都很勞累、筋疲力盡而且不願向國人道歉;總統俱樂部將成為他們的養老院。在他們離任後,他們的目的感都受到人們歡迎,而他們的和平感則更受人們歡迎。“他永遠不會原諒我擊敗了他的父親”——比爾•克林頓

1997年11月,總統俱樂部聚會。9位總統或他們的親屬齊聚一堂,歡慶大學城的喬治•H•W•布希圖書館開館。布希感謝了每一位的光臨——戴維•艾森豪威爾、卡羅琳•肯尼迪、伯德•約翰遜夫人、朱莉•尼克鬆、南希•里根,還有福特、卡特和比爾•克林頓3位總統。他們都來到了德州農工大學校園,參加了滿懷謝意的布希所謂的“這家獨特的前總統俱樂部”的聚會。

當然,席上還有一位未來總統。當德克薩斯州州長走到麥克風前向眾人致歡迎詞時,他稱頌他的父親“帶著完好的正直秉性離任”。這席話被眾人看作是對一個將他的父親趕下台的人的挖苦。從那天起,克林頓和小布希的關係不斷發酵。因此,那個2月,當布希出現在白宮時,鬥爭上演了:克林頓在他的講話中刻意稱讚了小布希的父親和新當選佛羅里達州州長的兄弟傑布,但對喬治•W•布希隻字未提。或許是因為克林頓和傑布相處和睦,但他肯定是發現了台下的喬治。他後來回憶,喬治看上去很像他的母親芭芭拉:外表看起來很和藹優雅,但骨子里很尖刻和不饒人。他認為他們的敵意是個人間的,不涉及意識形態。克林頓後來說:“當然,他永遠不會原諒我擊敗了他的父親,那幾乎和他的政治信念一樣深。”多年後,克林頓回憶那次在白宮跟時任州長喬治•W •布希和傑布•布希鬥氣的不尋常經曆。“傑布是個比喬治更優秀的演員。傑布會參加州長會議,並且很用心,而且問問題時也很尊重人。”相比而言,他補充說,“喬治不喜歡在我執政時待在白宮。現在,在對我擊敗他父親一事上,我不認為傑布•布希會比喬治更高興。”他說,那個大兒子不想假裝優雅。當克林頓的助手注意到喬治•W•布希那晚在白宮感到特別別扭時,克林頓為他辯護說:“瞧,那家夥現在老實了。他應該怎麼做,像我一樣嗎?我擊敗了他父親;他愛他父親。這並不讓我不安,這可是身體接觸類比賽項目啊。”

 

世界上最挑剔、最隱秘的俱樂部

 

美國總統俱樂部號稱「世界上最挑剔、最隱秘的俱樂部」,由兩位前總統杜魯門(Truman)和胡佛(Hoover)於一九五三年一月艾森豪威爾(Eisenhower)的總統就職儀式上醞釀建立。俱樂部成員最多時不超過六名,最少時只有一人,在華盛頓、紐約、亞特蘭大、達拉斯等都有分支。

《時代》雜誌的兩位編輯南希•吉布斯(Nancy Gibbs)和邁克•達非(Michael Duffy)最近發表巨著《總統俱樂部》(The Presidents Club),曝光二十世紀中期以來美國總統之間錯綜複雜的「兄弟情誼」。成書的初衷據說有三。首先是他們關注這些前政府首腦的私交:他們之間的競爭、忠誠、同情和合作。二是俱樂部為保衛總統職務服務,而美國總統在他們看來是世界上最有權勢、足以扭轉乾坤的位子。三是在曆史演進的過程中,這個俱樂部實際上已成為美國總統行使權力的秘密武器。

作者按照時間先後,分別描述了十七對讓人拍案驚奇的關係:杜魯門和胡佛、肯尼迪(Kennedy)和艾森豪威爾、尼克鬆(Nixon)和里根(Reagan)、布希父子(Bush)、克林頓(Clinton)等。這些前總統來自不同的黨派,在位或競選時針鋒相對,個性氣質、家庭背景和宗教信仰多有不同,甚至曾結下公仇私怨。可是他們退出白宮後,與過去的對手常常相逢一笑泯恩仇。

這一來是因為他們曾入主白宮,對總統職務的切身體驗讓他們變得更謙虛謹慎,善解人意。正如肯尼迪所說,「任何工作都無法讓你為當總統做好充分準備」。手握大權意味著責任重大,內政外交、世界大事的是非成敗,最後都要總統獨自擔當。總統和他家人的一舉一動又都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中。他們上位後,人際交往中「朋友一下多了,親密感卻少了」。高處不勝寒的壓力和孤獨冷暖自知,他們一旦成為平民,對現任總統就不會妄加指責,因為深知總統無可取代。總統經曆政治和軍事危機時,例如肯尼迪進攻古巴失敗,尼克鬆因「水門事件」落馬,克林頓遭國會彈劾等,都是他們的「總統兄弟」台前幕後策劃、奔忙,伸出援助之手。

二來,這些退役總統對日後的歲月如何度過各有自己的考量。有的渴望救贖,想糾正他們在位時收到的如潮惡評,有的找到了自己真正熱衷的人道項目,還有的希望自己的退休生活更精彩。於是,他們不約而同地響應現任總統的召喚,在世界各地的戰亂、天災和人禍現場頻頻出現。例如,杜魯門邀請胡佛出山,幫助重建二戰後的歐洲,賑救了千萬餓孚。克林頓委托尼克鬆訪問前蘇聯,了解冷戰後老對手的新面貌。印尼海嘯後,老布希和克林頓聯袂前往。海地地震後,克林頓又和小布希出手救助。最近,奧巴馬又派遣克林頓前往朝鮮,促成被扣押的美國記者的釋放。

這個俱樂部最輝煌的時期是克林頓當政時,當時共有六位美國前總統和總統在世,克林頓的個人魅力和凝聚力也強勁。但即使在成員稀少或俱樂部和現任總統關係不佳時,他們還是嚴守「君子協定」:沉默、團結、支持。即,保護現任總統的職位和名譽,為他提供自己的經驗、忠告和服務。艾森豪威爾說過:「我們的國家比我們中任何一個人都更重要」。

這些被共同的經曆、類似的挑戰聯系在一起的前總統,在走下寶座後,彼此之間也能發展出深厚的私人情誼。胡佛和杜魯門在人生終結時相互認可為最好的朋友。克林頓保留著尼克鬆寫給他的一封信,每年都要重讀。老布希自認取代了克林頓「父親」的位子,他的家人也把克林頓視為家族一分子。

 

Reference:Man's Daily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