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只開電扇「捨不得開冷氣」!婦人熱暈送醫,體溫狂飆45度,恐心臟衰竭!冷氣這樣吹最省電!

最近幾日天氣持續高溫炎熱,中央氣象局23日針對全台8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台北更飆出38.4度高溫,打破今年最高溫紀錄。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2日止,6月已經有多達417人因熱傷害送醫,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提醒,民眾外出最好撐傘或戴帽,還要多補充水分以防中暑。

光是昨天就有至少3人因熱傷害送急診,一名70多歲的老婦獨自住在頂樓,個性節省的她捨不得開冷氣,平常只會開電風扇及窗戶散熱,不過2天前老婦開始沒有食慾,家人摸她額並未發現異狀,孰料不久後老婦便昏了過去,緊急送醫檢查竟發現,她的體溫已高達45度。

此外,近日有一位搬運工在烈日下工作數個小時,因沒有適度休息,走路到一半突然不穩,下秒直接昏迷倒地,同事立即將他送醫治療,當時搬運工的體溫已飆升到43.5度,情況非常危急,一度還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朱柏齡呼籲雇主增加休息時間,且須給新進員工1至2週的熱適應期。

中暑徵狀有什麼?
據台灣國民健康署資料,包含中暑在內的熱傷害共有4個種類,分別是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最嚴重的熱中暑。

1.熱痙攣:
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

徵狀:肌肉抽搐疼痛,容易發生於大腿與肩部。

2.熱暈厥:
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高溫令表面皮膚血管擴張,因而使供應大腦及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減少,引致暈厥。

徵狀:暈眩、皮膚濕冷及脈搏減弱等。

3.熱衰竭:
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

徵狀: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熱中暑。

4.熱中暑:
熱中暑,是4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能及時發現。熱中暑,分兩種類型,分別為傳統型中暑和勞動型中暑。

傳統型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

勞動型中暑,則多是需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或活動的人。

皮膚因體溫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種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熱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可高達30%-80%。

徵狀:體溫升至攝氏41°C或以上、頭痛、頭暈目眩、體溫高但出汗少、皮膚紅、熱、乾燥、肌肉無力或抽筋、噁心和嘔吐、心跳快速,或強或弱、快速的淺呼吸、困惑、迷失方向或蹣跚、癲癇發作、失去意識。

長輩的血液循環不佳,用徒手摸額的感溫方式,非常不準確
在這種高溫炎熱的天氣下,朱柏齡提醒長輩千萬不要省冷氣費,若家中有失智的老人家,必須多加留意動向,他們出外不知道要走騎樓,也不曉得口渴時要補充水分,在烈日下曬了一陣子,就可能出現噁心、嘔吐、頭昏症狀。

冷氣這樣吹最省電!別再花冤枉錢了
省電第一步:買對冷氣
夏季是最多人選購冷氣的季節,是單價較高的家電品項,面對市面上眾多的冷氣款式,消費者也一直有選擇上的困難,常會問到底該怎麼選?其實不妨先從具有節能標章的冷氣機為優先考量,並選擇1級能效的產品才能有效達到節能目的,讓荷包更省!

省電第二步:省電小妙招
節能效果看得見 除了冷氣挑選,還有幾招冷氣省電的小撇步也能幫助大家省電費做環保。在大同家電官網就建議民眾最好每1至2周要清洗一次冷氣濾網,並將溫度設定在攝氏26~28℃為最佳,因為這樣的溫度不但已經足夠涼爽。

根據統計,讓冷氣每提升1℃,一天下來就可省6%的電費,是聰明吹冷氣的作法。還可再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使用,增加冷空氣流動均勻散布到室內,並使用窗簾即可隔熱、阻擋熱氣進入室內及關妥門窗避免冷氣外洩,都是能加強冷房效果又有效節電的方法。

網友這樣說:
 
「換1級變頻冷氣吧!真的超級省」

「我家2大2小+2老,共有6台冷氣,1台冰箱,2台洗衣機都是變頻的,真的很推薦給你們省錢」

「我們也是大部分電器都換一級變頻 冷氣是都完全沒關過 也是一千多」

「大推日立變頻 又冷又安靜又省電」

「我家女兒剛出生時冷氣開24小時,還有冰箱跟電視、電扇這些電器才1200多,便宜」

「2台24小時不停機的我~推大金系列」

「有小孩很難不開,熱就鬧+不喝奶,新生兒也盡量不要吹直風,如果換成變頻省很多小孩也比較舒服不會有熱疹這些狀況」

「家裡有老人小孩的真的要多注意,別省了電費壞了身體」
 
「我家是定頻我都不管電費了,比起錢我更怕熱死…」

「人生短短幾十年,何必要這樣虐待自己」

「電扇吹出來都熱風,別硬撐」

「冷氣買來就是要用的,不用放在那邊,也會隨著時間老舊,何必呢」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