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小孩永遠只有一句話:「走,我們看看媽媽在做什麼」
		                            
		                        爸爸帶小孩跟媽媽帶小孩,
 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仔細回想一下,
 媽媽帶小孩的時候,
 是不是總是事必躬親,
 寶寶有什麼需求或有什麼事情,
 媽媽都是靠著一己之力來完成,
 就怕影響到另外一半的工作.
 或過度干涉另一半的私人空間。
反觀爸爸帶小孩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除了自己知道怎麼處理的事情之外,
 爸爸大多在孩子有狀況的第一時間,
 都是選擇向自己的妻子求助。

像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的哭鬧,
 又或者是孩子吵著想媽媽的時候,
 這些時候都可以看得出,
 通常爸爸不會想要自己花費心力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而是丟給老婆,讓老婆處理孩子,
 也認為這樣處理問題最快最有效,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也犧牲了媽媽的私人空間。
就像是無論是媽媽在換衣服、洗澡、刷牙、洗臉、護膚,
 爸爸總不顧媽媽怒吼:「能不能給我一點私人空間!」
 父子倆都要在一旁靜靜地「欣賞」。
 爸爸還要非常無辜地抱著孩子說:
 「沒辦法啊,寶寶要跟著你!」
有時候,媽媽真的很想瞬間消失在豬隊友的面前,
 讓豬隊友自己解決。
 可,有時候他們帶孩子的效果還真是出人意料的好。
媽媽讓爸爸擦桌子,爸爸拿了一塊抹布給寶貝,說:
 「寶貝,我們比賽吧,看誰擦得快!」
 然後孩子像裝了馬達似的,
 使出吃奶的勁用力地快速擦桌子,不甘示弱啊!
 結果是,爸爸在一旁樂得清閒當「監工」,
 倒是孩子當了「小苦工」。
孩子跌倒在地,媽媽在一旁鼓勵寶寶:
 「寶貝勇敢,自己爬起來!」
 寶貝依舊傷心難過地趴在地上,等待媽媽的救援。
 爸爸感同身受,跟著寶貝一起趴在地上,
 像發現新大陸似地指著天花板:
 「寶貝,你看天花板上有什麼?這個燈怎麼一閃一閃的?」
 寶貝的注意力瞬間被天花板所吸引,自然地爬了起來。
媽媽想:
 怪不得說爸爸是沒長大的小孩,
 這完全是和孩子同一樣的思維啊。
一起出門玩耍,爸爸指著寶貝的扭扭車說:
 「寶貝,爸爸來教你怎麼玩扭扭車」,
 於是就看到了這道美麗的風景——
 一個180公分的巨嬰坐在扭扭車上,
 一個80公分的小朋友在扭扭車後面用力往前推。
無奈的是,孩子這樣玩竟然比自己坐扭扭車,媽媽推更開心。
 媽媽問爸爸:如果讓你單獨帶一個下午的孩子,
 你會怎麼做?不能看電視,不能找媽媽。
爸爸答:把他放到商場裡的遊樂場玩一下午,
 我坐在外場玩手機。
 不玩了就去吃麥當勞或者其他東西,
 不能有其他意見。
媽媽問:那你會給他帶毛巾或者水壺嗎?會餵他吃飯嗎?
 爸爸答:不會,就帶一個人。出現任何問題就回家。
 媽媽心中很崩潰,
 為什麼從爸爸嘴裡說出帶一下午的孩子,
 如此輕巧容易,還很快樂?
爸爸心中偷著樂:讓老子帶孩子,
 小的還敢那麼多廢話。
 不玩就回家,不吃就餓著,
 反正也就一兩次,
 孩子他媽可不願意天天讓我帶。
父母帶孩子的方式大不同,
 希望每對父母都能互相彌補,
 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