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寶爸快來看!讓孩子擁有自理能力的小妙招,真的只需要一個小技巧!!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寶媽寶爸快來看!讓孩子擁有自理能力的小妙招,真的只需要一個小技巧!」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在有小寶寶家庭裡的,部分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怕摔著碰著,過度地包辦代替,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尤其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情況下,看見孩子流眼淚撒嬌,更容易妥協答應孩子的各種要求。等到上幼兒園,看到別的孩子什麼都會做:穿衣、穿鞋、吃飯等等,反觀自己的孩子…
別急,孩子的每一階段的成長,我們都需要耐心等待;別怕,用對了方法,照樣不輸在起跑線上。
一、我能自己做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向大人求助。但父母在準備去幫助孩子的時候,可以先緩一緩,看看孩子遇到的困難是不是真的解決不了,還是因為他只是懶、不想自己動手而向父母求助。
如果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父母要學會“袖手旁觀”,讓孩子自己去做,或者父母可以先幫助孩子但假裝自己也做不到,然後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這樣對於因缺乏信心而求助父母的孩子很有幫助,可以培養孩子遇到問題自己解決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遇到的問題確實解決不了,父母也可以想想如何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然後一步一步去實現它,總之,就是不要二話不說就大包大攬,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也會認為不管自己做不做,爸媽最後還是會幫我做的,孩子無法變得獨立。
二、小手真能幹
有些父母認為讓孩子做家務就是幫倒忙,從而拒絕讓孩子在家裡做任何事。可實際上,借做家務的機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比如讓孩子幫忙拿輕東西、學著拿小毛巾擦桌子、把圖書整理好等等。孩子完成家務後,適當地表揚他,還可以指出沒做好的地方,應該怎麼做?聰明的父母都會懂得利用生活瑣事,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責任心和思考能力。
三、我長大了
孩子一天一天在變化,見到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們對他們說:你現在不是小寶寶了,有很多有趣的事兒可以自己做了。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比如讓孩子學會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家長總是代勞,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爸媽們不防偶爾出個差或旅個遊,使孩子這幾天不得不自己做好這些事情,減少孩子在生活上對家長的依賴,相信一個短暫的分別,孩子會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三、教育觀念
隔代教育最擔心的就是爺爺奶奶盲目地溺愛孩子,這也是破壞孩子獨立性發展的一大阻力,無條件的寵愛,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比如:父母讓孩子在家少看電視,影響學習和視力,孩子不樂意,撅起小嘴:“我去和奶奶說!她肯定會讓我看的!”
父母應該和家裡的長輩們好好溝通教育觀念,真正實施起來,遇到孩子無理取鬧,態度也要堅決!不要一個朝東,一個朝西,只有大家的教養觀念與行為一致,才會產生最好的效果。
四、親子互動
親切溫暖的家庭氛圍更適合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多與孩子互動,真正地投入孩子的世界裡,放下手機電腦等等。如果希望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可以給孩子採購一些適合孩子用的小工具,比如小拖把、小笤帚、小桶子等等,把家務勞動變成親子游戲,當這些勞動工具成為了孩子的玩具,他就會更主動、更開心地參與進來。
五、融入環境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一點,幼兒園門口多是家長揹著書包,孩子歡快地蹦跳著走進或走出幼兒園的場景,小學門口也是這樣。其實讓孩子自己揹著書包上學,融入環境,是他邁向獨立成長的第一步,如果父母嘴裡喊著要讓孩子獨立,但確又做著相反的事,那孩子何時才能成長呢?
看到這裡,您有收穫了嗎?
祝您的孩子早日學會自理能力!健康快樂地成長!開心每一天喔!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長,但是父母也要明白,凡事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孩子總有一天會獨自生活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寶媽寶爸快來看!讓孩子擁有自理能力的小妙招,真的只需要一個小技巧!」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