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不是大家排擠我,是我排擠全世界。沒朋友怎麼是我的問題?

 

 

先前網路上熱烈討論的問題「三十歲後沒朋友」,在網友間不斷討論,大家的交友圈在學生時期一路在培養,工作後忙得昏天黑地,活動也是社交,很難回到學生時期交朋友的心態和模式,到了三十歲生活圈也越來越狹窄,絕大多數在公司和家庭間打轉,重心圍繞的也是薪水和小孩,很難再去撥出時間交朋友,無所事事的閒混,更讓人無限淒涼的是臉書上朋友一堆,卻連一個對話窗都不敢敲過去,按完讚連留言都不敢回。這就是屬於三十歲後的蕭瑟......



而需求娛樂網更是列出五個原因來說明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重心轉移、生活壓力、需求改變、社群網站興起(?),這些原因讓人跟朋友圈漸漸的疏離,導致30歲後真的是臉書一堆讚舉目無朋友,剩下家庭和事業。重點是單身的還更慘,朋友都沒有去哪生一個紅粉知己?也難怪常說「沒時間交女朋友,總有一天要撥出時間相親。」,不過就算女友沒消息,還可以靠想像力......



1. 年過30後幾乎上有老、下有小,承擔家庭責任後,和朋友相聚時間銳減,沒空見面,久了感情就淡了。

仔細想想一個人從早到晚忙個半死,晚上連坐著看電視都會睡著,一者沒體力、二者沒時間,想要維持友誼除非有超能力。不然就是希望哪天台灣也可以開發產業專門幫忙別人交朋友,但轉念一想好像就是一個皮條客的概念......
總之,交朋友是很花時間和體力的!要維持友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2. 生活壓力大,必須認真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精力、金錢去拓展新的交際圈。舊人遠去又沒新人來,轉眼間就剩獨自一人。

反正你就是懶了累了不能再愛了,當你覺得還要去面對朋友是很累的事情的時候,就是這種症狀 ,舊的朋友懶的聯絡,新的朋友又懶的去交,變成大家都懶的理你(妳)的尷尬狀況,不過請轉念,貴精不貴多,有一個忠實的朋友比臉書上一百個讚還讚,不過沒讚沒朋友的話也該是時候有點作為了吧?想像中的朋友不算是朋友,請務必注意。

3. 人生觀隨著年紀產生變化,交友門檻變高。年輕時交朋友,一杯酒乾杯後就算好友。出社會後遇到新朋友太熱情,還會多慮對方是否有目的。

簡單來說你(妳)的交友圈越來越複雜,跟人交際應酬很多,也都有一定目的和利益交換,不能回到學生時代那樣純純蠢蠢的友誼。隨著交際應酬越來越老練,人也越來越寂寞越來越回不去,這不是你(妳)的問題,不是你(妳)穿得少,是環境太變態。只能奉勸一句別想太多,有時候就當被騙一次算了,不過至少加他臉書能多個人幫你讚一下......
 

4. 體悟到朋友貴在交心,年過30後愈能分辨什麼是朋友,真心的一個就夠,不再熱衷social。
 
看起來就像是貴精不貴多的奢侈話,不過說實在的隨著年紀增長也沒辦法像過去那樣無條件的相信遊戲王那種友情的力量,說實在的真心的朋友也是培養出來的,沒有經過長培養歷練,也很難證明,用經濟學來說就是有了足夠資本就不敢繼續冒險;用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沒人當好朋友的情況也代表處在一個跟大家是朋友又不是朋友的情況;交朋友就像玩網路遊戲練等級,放著不經營就是原地踏步被人超越,想要走在前面又要花一堆時間累個半死,也難怪貴精不貴多,因為精力也不夠多......

5. 臉書、Line看似更方便聯繫朋友,但這種交友方式反而讓人心愈來愈疏遠,只透過網路傳送關懷,不再面對面感受對方真實的存在。

因為連結太快才讓人更難建立關係,聽起來是很弔詭的,不過我們現在社會就是面對這樣一個奇怪的情況,隨著社群網站、APP軟體,人可以動動手指就能和其他人建立連結,關係建立的太容易也太片面,甚至隔著網路也很難界定人的真誠與否,加上不良案例太多反而更激起人的防備,一如奧斯卡提名導演Henry Alex Rubin的電影〈Disconnect〉(台譯:疏離世界)中討論的議題,我們用網路快速的建立關係,反而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因為這樣方便的可以去認識一個人,人與人之間也失去了交朋友那種慢慢理解發現的趣味了,比方說現在去社群網站可以把一個人過去一年做了甚麼通通撈出來,那為甚麼還跟他浪費一整年的時間?不過友誼往往建立在一起浪費時間的過程中。生活越便利人就過的越節能,究竟是不是件好事呢?

 

很難過就快分享,討拍也算是一種社交手段。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