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政治

孩子被打罵後,這種表現是「求救信號」!爸媽別再忽視!

記得曾經有位媽媽跟我說,
她家的孩子如何不聽話,說著說著就哭了。
她說以前會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
孩子聽的時候會答應得很爽快,
但轉過頭就忘記了,各種錯誤和壞毛病照犯無誤。
她後來忍不住了,再加上生活不如意,
她常常在氣急敗壞下採取打罵的方式,
用掃把打孩子。

一開始“效果”立竿見影,
因為孩子很害怕,也會照著父母要求的做,
但是慢慢地,錯誤和壞毛病又來了,
打罵當然又是少不了。
後來有一天,孩子又犯了錯誤,偷了別人的玩具,
被媽媽批評時,默不作聲地把掃把遞給媽媽……
這位媽媽突然打了一個寒顫。
 

打罵孩子,為什麼是一種“用久了就沒效果”的壞教育?

有些人經常在網上鼓吹“孩子不聽話就打一頓”,
想必他們就是打罵教育方式下的“受害者”。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當作為成年人的你,
因為在公司做錯了事情被老闆打,你一定會很憤怒。
打罵是採用暴力手段,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感到痛苦,
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從而迫使孩子做出讓步行為,
實際上孩子是口服心不服的。
王塑說,打孩子,這叫欺負,
欺負比你弱小的東西,你可恥不可恥?

的確如此,孩子在經歷打罵的過程中,
既有恐懼,也會有厭惡和憎恨,
容易帶來心理上的叛逆和反抗,
從而讓孩子私底下做出有悖於父母意願的行為,
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孩子可能會在心裡想,
“你叫我聽話,我偏不,誰讓你打我?”
難怪心理學家Michael Tulley說,
體罰、訓斥、侮辱根本是無效的。

一位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她小時候被父親打的經歷。
她5,6歲時因為嘴饞,
從父親的衣兜里偷了一塊錢,
然後一溜煙地跑到家裡附近的小商店買了一根冰棍,
然後美美地一邊舔一邊跟鄰居的小孩在路上玩彈玻璃球。
她的父親剛好回家,
質問她為什麼有錢買冰棍,
她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結果就被父親揪回家,用竹枝打了一頓。

她描述當時被打的感覺讓我印象深刻,
她說:“我一邊忍受著竹枝打在身上的皮開肉綻的感覺,一邊充滿怨恨和憤怒,我覺得自己就像暴怒的巨人手裡捏著的小螞蟻。”
後來,她故意頻繁“偷竊”,
不僅偷了父親的煙斗和菸葉,
還把他最愛的一雙皮鞋偷了,
最後把它們全部用大袋子裝起來,
藏在了奶奶家的床底。
再後來被奶奶發現了,
她跟孫女說:“你爸中午在外面不捨得吃飯,就是省錢買菸葉了……”
她羞愧難當,再也沒偷了。

被父親打了沒改,奶奶說了一句就改了。
可以說,當一個孩子因為某一件事情被爸爸或媽媽“打罵教育”後,孩子沒有改正,
“打了就像沒打”,
這是很多打罵孩子家庭的常見感覺,
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就是“求救信號”
——警告打罵教育的爸爸或媽媽,
別再繼續了,沒效果。

除此之外,
正如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當打罵越沒用
,經常使用打罵教育的父母就需要加大力度,
打得更狠、罵得更頻繁……
過了一段時間,打罵教育的效用開始遞減,
爸媽又需要再一次加大力度,
打得更狠、罵得更頻繁……
最終掉進了“無效——打罵得更狠”的死循環,
打罵孩子的父母也沾上了打罵“上癮”,
這就是“心理癮”。

如果說打罵教育是“冰窟”,有方法的教導便是一種智慧。

我想起了小時候上學的一件事。
某天下課時,
我和幾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兒一起玩,
不知什麼原因,
我把一個女孩的作業本撕了。
女孩哭著告訴老師,
我被“請”進了老師辦公室。
老師還沒開口,
我因為害怕,一進門就鼻涕眼淚滿臉掛著,
開始認錯,說了10多分鐘的“認錯報告”。
最後老師笑了,
他不僅給了我一張紙巾擦鼻涕眼淚,
還從抽屜拿出一顆糖給我,
說:“你已經意識到錯誤,教育成功。”
這件小事,我記到了現在。

難怪人們常常說,
智慧的父母,
常常視“打罵”為惡犬,
唯恐避之而不及……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