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出人頭地的孩子,往往有這6個徵兆,有1個,後半生都不會平庸

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成為有出息的人,是每個父母的殷切希望。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價值取向下,
很多家長判斷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標準都只有一個:
學習成績好不好,學習成績好,就是有出息,學習成績不好,就是沒有出息。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
一個了不起的孩子,你不給他讀書,給他按在泥巴裡頭,他都會站起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站不起來的孩子,你怎麼培養、怎麼教育,也只能成為一個很平庸的人。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做人,做人都做不好,又如何談出息呢?

南懷瑾做人“六字訣”:

晚清中興之臣李鴻章,在他的書房掛著一副對聯: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遇到大事和磨難,只有心懷靜氣,才能冷靜從容。
一個人能否成大事,就看他面臨大事時的反應,
如果遇事慌亂、逃避、退縮,則說明此人擔不起重任;
反正遇事處之泰然、鎮定自若,才是真正的成大事者。

做事一定要分輕重緩急,有些事要做的果斷,有些事則要放慢步伐。
咱們的老祖宗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做事心急,就容易忽略細節,容易出問題。
所以凡事多三思而言、三思而行,學會給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

這個世界上只有相對的公正,沒有絕對的公平。
所以遇到不盡人意的時候,有能力就去改變它,
沒有能力就只能忍著,這是現實殘酷的一點;

想當年韓信也受過胯下之辱,
越王勾踐被敵國擄去在牛棚裡臥薪嚐膽,
能忍得了磨難,才是真正能成大事之人。
 

世界有太多事,何必非要爭個對錯;
世上有太多人,何必非要爭個高低;
世上有太多情,何必非要爭個厚薄;

退讓幾步,又能如何;凡事何必爭個明白,難得糊塗,才是成熟。

人生一世,總是要學會退讓,到最後你會發現,
退讓並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灑脫,
退讓並不是一種放棄,而是一種得到,
退讓並不是一種可悲,而是一種幸福。

書法家 彧白 手寫真跡 六字箴言 書法作品

做人要幾分淡泊,不要太執著於身外之物,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境界。
放下功利心、執念、貪欲、懶惰、傲慢…做一個雲淡風輕的人。

把平凡的每一天過好,就是不平凡的人生。
人要學會收起自己鋒芒,將自己的姿態放低,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

成績也許能為孩子帶來一個好的敲門磚,
卻不能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先雕琢孩子的內在,再去修飾孩子的外在,才是真正的教育。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