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混得不好」的人,都有這3種「弱者思維」!

前幾天,
朋友帶著兒子沐晨(化名)
來工作室拜訪我
小夥子參加工作三年多,
幾年不見,變化很大...
剛進門時他特別沮喪,
低著腦袋囁嚅地說:
“老師,我都工作三年了,
感覺自己的人生特別失敗”
我說:“工作三年,
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
何談失敗呢?”
但是在接下來的對話中,
我發現如果跳出諮詢師的視角
以親人朋友的視角去看他的話
他的確過得不怎麼成功,
準確地說
還有那麼一點點失敗...
考高中時,
沐晨他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四處托關係,
終於把他弄到一所市屬重點中學的實驗班,
但他卻在第一學期考試
就被淘汰出局,
進入了普通班
高考那年,他正常發揮,
去了一所大專院校
由於學校一般,
專業一般,
他在大學時又混了三年,
所以畢業後
就只能對付著找一份工作
低薪的重複性工作,
讓沐晨感到特別乏味...
畢業三年,
還在父母那裡蹭吃蹭喝蹭零花錢
他說:“看著薪資帳戶裏頭那麼點錢,
每個月就有30天不想上班“
他接著抱怨道:
我家小區快遞員都比我賺得多”
我說:“那你也可以去做啊?”
他說:“那不行,
風裡來雨里去,
我吃不了那個苦”
我問他:
“你還可以換個工資高點的工作呀?”
他說:“工資高的條件也高,
我什麼也不會,
做不了那個”
我說:“不會可以去學呀?”
他說:“一想到學習就頭疼”
那些在職場上混得好
和混得差的人
最大的差距不是學歷上的,
不是家庭上的,
而是思維方式上的
有人在職業生涯早期,
認真地對待單調重複的工作,
慢慢打磨出了一技之長,
以後越跳越高,越走越好
而有些人,
卻在單調重複中
消磨了自己的意志
所以經過若干年的疊加,
我們看到強者越來越強,
弱者越來越弱
而弱者之所以弱,
究其根本是由於掉入了
“弱者思維”的陷阱
職場人經常會有的弱者思維
有以下3種...
01錯誤的歸因方式
我有個老鄉南靜,
去年公司註冊了微信公眾號,
將小編的工作劃給她來做,
她做得一塌糊塗,
沒少挨老闆數落
有次同鄉聚會,
她說自己修煉了一年,
還是個小白,
問我怎樣才能快速提升寫作和運營技能
我給她推薦了幾個做得不錯的公眾號,
還有一些新媒體類課程
其中有一家做得不錯的新媒體,
南靜一邊滑著手機一邊問:
“他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我說“XX大學”
南靜說:“怪不得嗎,
學校這麼好,
混得當然要好一點了”
接下來她又問:“他爸媽是幹啥的?”
我說:“農民”
南靜瞪大眼睛:
“那他怎麼可能有資本創業?
他創業之前是做什麼的?”
我說:“在政府機關工作過,
在央企工作過,
也在X和島工作過”
南靜終於鬆了一口氣說:
“我就知道,
這要是沒點資本,
怎麼可能在北京創業?
你看看他的工作履歷,
多光鮮那?
哎,誰能有他那麼命好哇
我要是有這樣的工作經歷,
我也出來創業”
有些人總有這樣固有的思維模式:
他能取得成功?
因為他名校畢業啊;
他能去創業?
因為他原生家庭好啊;
他創業走得很順?
因為他有貴人扶持啊
我沒考上名校?
因為我高考那年題太難啊;
我沒去創業?
因為我爹媽沒有錢啊;
我創業失敗?
因為我遇到一群豬隊友啊
弱者總是習慣找外因
別人的成功,
永遠是因為有個好爹好媽、
好領導、好學校、好機緣
卻忽視了那些比你厲害的人
總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努力奔跑,
與自己死磕
自己的失敗,
永遠是出身不好,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沒機會
當我們守著這種弱者思維不放,
就永遠會為自己的不成功、
不努力找借口,
日子久了,
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動力...
02牢騷上的巨人,
行動上的矮子
前面提到的小夥子沐晨,
如果他能夠踏踏實實地工作幾年,
慢慢打磨一門手藝,
也會有不錯的前途
但年紀輕輕的他,
除了滿腹牢騷和啃老之外,
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
其實他的工作
並沒有飽和到那個程度
下班回家吃完晚飯
就坐在沙發上玩兒手機,
經常玩到後半夜
一晃畢業三年,
經過這三年的社會歷練,
一些同學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
有的是業務骨幹,
有的做到了主管
隨著時間的推移,
同學們之間的差距只會更大
對於同學們身上的積極變化,
他不以為然:
“我就是不愛學習,
我要是能像他們似的多看幾頁書,
我也能行”
紙上談兵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現實生活中,
總有那麼一群弱者,
他們認為別人做的事都是簡單的,
自己也能做,
只是沒去做罷了
一味地發牢騷
而沒有採取行動,
最終的結局
也不過是牢騷滿腹的憤青而已...
03急於兌現回報
春種、秋收、夏長、冬藏,
這是大自然的普遍規律,
剛播下種子,
就想要看到果實,
這樣的人得有多麼膚淺
只看眼前,不看長遠,
這是最大的短視
急於兌現回報的人
哪有美好的未來?
實際上,
生活中的弱者思維還有很多,
今天說的是經常遇到的3種
弱者思維最可怕的是,
它模糊了我們的視線,
使我們看不清真實的世界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決定了他的格局,
格局決定了視野,
視野決定了見識
你在山腳,
永遠不知道山頂的人
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剔除弱者思維,
生活的強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