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負!越自卑?爭強好勝之下的4大自卑表現!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後台有很多人提問的問題:自卑。
有一些人的自卑,在言行舉止中很容易被看出來。 有一些人的自卑就會隱秘許多:你發現他們自身符合大眾眼裡的優秀,卻頻頻找一些“實在不怎麼樣”對他們並不好的對像。
或者明明有很好的工作機會卻總是選擇一些在別人看來低於他們能力的工作; 或者更微妙的,你覺得他有些遙遠,似乎總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些表現背後的原因都有可能是自卑。
自卑感:是一種“比不上”的感覺,其實每個人都會有 自卑感來源於“比較”,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它可能是在你與別人的比對時,所產生的一種“比不上”或者“比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你與自己的理想中標準的對比中,所感受到的“無法實現”或者“能力不足”。這種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就可能威脅到我們所認為的、自己存在的價值。許多人還會將這種自卑感壓抑到潛意識的層面,最後變成貶低他人的言行。
有些人,會通過加倍努力來證明自己,哪怕取得小小的收穫也是對這種脆弱和羞恥的抵禦。
另一些人則選擇以迴避他人的方式來逃避自卑感。他們認為只要不與他人往來、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夠避免“比較”的場景,也就不會產生自卑了。
在結果上,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卑感對於他們而言更像是一種內在的動力;而後者就有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僻不合群的人,自卑感讓他們變得更自私、更自我為中心。
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體驗,也是正常且健康的。而自卑情結卻往往會是不健康的。
更負面的惡性循環: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源於人們的自卑感,但它更持續,有自卑情結的人會在很多方面、很多時候、持續感到自卑。它更像是一個讓人難以逃脫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我們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或否定。
陷入自卑情結的人會有許多不同的表現,以下是一些常見表現:
1.做事十分害羞、膽怯、猶豫不決,甚至無法承擔任何個人或與工作有關的責任。
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種自我懷疑也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
2.從社交圈消失,拒絕與他人往來。
因為他們會認為,就是因為有了與他人的比較才會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困擾,如果脫離社交,自己就可以避免受到自卑的困擾了。
3.與前一種人相反,有些有自卑情結的人會需要通過持續地、過度地尋求他人的關注,來獲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長期以來的自卑和低自尊,使得他們沒有辦法肯定自己的價值,只能依賴外界的關注/評價來對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
4.異常的爭強好勝,攻擊性強。
還有一些有自卑情結的人會表現出很強的好勝心,他們希望通過表現得強大來彌補內心自卑的感覺,這也被看做是一種個體希望打破循環做所的補償式的努力。
自負很可能只是自卑情結的一種偽裝 自卑情結的人內心充滿了對自我價值的懷疑,一方面他們不相信自己能成功,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做出很多努力來減輕自卑帶來的不適。
當這種補償用力過猛的時候,就會發展出一種“自負”,也就是把自己偽裝得比別人優秀,來掩蓋內心的自卑感。當一個人感到自己很弱小,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他感到自己很強大,那就是去使得別人都感到他們自己很弱小。最容易說明的例子,就是霸凌。
所以,那些以言語貶損他人、抬高自己的人,用暴力脅迫他人的人,或者認為世界上唯有自己最具魅力的人,看似表現得很自負,其實這些行為都可能是他們內心自卑的偽裝,也是他們為了逃離自卑情結所做的努力。真正的強大,不需要通過讓別人感到弱小來獲得。
最後我們想說,自卑對人的影響並不是全部是負面的,自卑也有積極的一面,比如能夠給我們一些努力的動力。而持久穩定的親密的關係,將是我們應對自卑的緩衝器。對於有自卑情結的人而言,朋友的肯定都是對他們努力改變的一種肯定和正向強化。
當然,人都有自卑的一面,也可能因此面對一些來自他人的惡意,但重要的是,轉化它!因為那份傷害,不會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