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政治

正面管教第1課:正面管教——到底什麼是更好的養育?

正面管教,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告別傳統棍棒教育,打壓式教育,開啟全新育兒方式上的啟蒙第一課
不知道姐妹們發現沒有,育兒作為一門學科,好像是從我們這一代人,主要是80,90後當媽才開始有的。
我們父母那個時候其實沒有什麼育兒方法,至少思姐不覺得我們的父母們在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有巨大的困擾。
相信許多姐妹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脖子上掛著鑰匙,放學就自己回家,父母從來沒有陪著做過作業,對吧?
而現在的孩子,要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晚托班,父母要跟著一起做作業。
我們這一代人做父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養孩子變成了一門學問。
我們被告知,家庭是最好的學校,家長要努力參與教育,國家甚至出台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傳統「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
好,當我們開始認真對待育兒這件事時又發現了,這事其實挺難的。
它難在哪兒呢?
一方面,我們隱隱約約覺得我們被養大的方式是有些不妥當的。
因此現在很流行原生家庭,什麼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對吧。
我們是想要改變的,我們是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更自由,想要給他們更好的養育,但問題是,到底什麼是更好的養育?
我們讓他們更自由,自由的邊界到底是什麼?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們。
所以在育兒這件事情上,我們這一代人就變成了探索者。

因為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沒人給過我們答案,沒人教過我們怎麼辦。
可是它又很重要,因為這是人生第一次我們要對另外一個生命負責。
這個過程如果我們走得順的話,它也是對自我的一種重塑。
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學會那些有助於他們立足於社會的技能,所以我們也一直都在努力想成為更好的父母。
我們這一代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必須屹立在中間堅決不能倒的狀態。
而這個社會對我們參與育兒要求還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了。
不僅每天要陪寫作業,給孩子打卡,還要對他們有足夠多的耐心和高質量的陪伴。
這對於夾心層的我們來說,真的太難做到了。
曾有位姐妹在實踐正面管教過程中反饋到,「我理解正面管教是一種非常好的育兒理念,但是我們拼命工作,拼命掙錢養家太辛苦了,沒時間也沒精力和孩子在家裡踐行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需要有錢有閒還得有足夠的精力,它的方法雖然不錯,但對我們來說確實不太現實」
相信這個反饋代表了很多正在學習中父母的心聲。
這也會是我們在接下來的課程實踐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甚至導致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正面管教》的作者 簡.尼爾森,在同等階段下是如何做的?
「我自己也曾經總是非常忙,因為我有一份全職工作,同時還要養育幾個孩子,我和我的先生忙著上班,也沒有爺爺奶奶過來幫忙。
正面管教,並沒有把我變成完美的家長,而且我也的確犯過不少錯。
但這種方法確實比懲罰或是驕縱的方法更有效。
而我也在大部分時間更喜歡做家長這個角色了,每一次犯了錯,我都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
即使是作者本人,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會有挫敗的時候。
所以其實,要做到耐心育兒,關鍵就是要用對養育方法,正所謂,好的養育,其實不太累。
更多的時候,我們在做正面管教最難的就是,到後面全變成了混合性教育。
就是一開始抱著正面管教的信念,滿懷信心去做。但做到一半覺得不太好用,還不如吼幾句能更快讓孩子聽話。
覺得還是棍棒教育管用,沒那麼累,於是就又回到了棍棒教育。
還有一些家長,會把正面管教的方法和傳統教育結合在一起。

正面管教提倡的【和善而堅定】的理念,聽起來確實不錯,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很容易就沒耐心了,於是又回到懲罰孩子,吼一吼,說一說,誒,發現還挺管用的。
那這種情況下要怎麼辦,如何把正面管教堅持下去呢?
在我們沒有耐心的時候,往往懲罰好像確實很有效果。
但是懲罰孩子首先會讓我們自己的感覺就不好,而且長遠來講,對孩子們也沒有什麼幫助,至於為什麼以及長期來看什麼方法更有效果,會在後續的課程中細講。
如果我們父母尚且無法管理好自己的行為,卻又指望孩子們能夠學會控制他們的行為,這怎麼可能呢?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想要孩子管理好他們的行為,難道不是我們自己先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給他們做個好榜樣嗎?
所以,犯了錯以後,比如失去耐心,對孩子吼罵了,我們要先對孩子道歉,然後用其他的正面管教的有效方法來處理問題。
這樣,不管是我們,還是孩子,都會從錯誤中有所收穫。
因此,當我們在新舊兩種教育方式當中搖擺時,不必過於焦慮,也不必直接放棄,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用棍棒教育這種短平快的懲罰方式的弊端。
其實對孩子吼啊,打啊,罵啊,一方面對孩子不好,另一方面,對我們自身的感受也是很不好的,對吧。
太多媽媽發完火冷靜下來之後,又非常的自責和愧疚。
因此,當你感覺到自己失控,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時候,也沒關係,先對孩子道歉,然後再想別的正面管教的辦法就可以。
我們一步一步的,用最小的力氣去撬動孩子最大的能力。
前面也說了,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
當然,正面管教並不是讓我們變得完美,而是讓我們學會一些表達尊重的養育工具,同時幫助孩子發展出我們所期待他們擁有的一些品格和技能來。
為人父母,是一份歷時最長的工作,也是我們扮演最久的一個角色。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接受過育兒方面的訓練呢,因此我們需要意識到如何通過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

而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深受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念和思想的啟發,她認為,父母要給孩子尊嚴,以尊重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孩子,以及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懂得尊重他人,能夠承擔責任自立、有能力等品格和技能的人。
並且隨著她對這些理念的持續的學習和實踐,編寫了第一本正面管教的書籍,並創建了52個養育工具。
這些書籍和工具,不僅能夠鼓勵到孩子,也鼓勵了我們父母去和孩子建立更親密的連接和關係,同時還教會了孩子很多長期的品格和技能。
我覺得正面管教有一點做得特別好,就是它真的做成了一門學科。
它是先有一套基本的概念理論,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落地實踐,然後它又開發了很多工具和有趣的遊戲。
在它的第一大模塊裡,教我們掌握三大養育關鍵,幫我們學會規劃育兒線路,重建我們的養育地圖。
第二到第六大模塊,教我們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5大關鍵優秀特質,積極自律,善於解決問題,得到優質資源。
第7大模塊,教我們在育兒路上學會借力,讓養育變得更省力。
那學完正面管教,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收穫呢?
它會幫助我們更加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同時孩子也會感受到更多的愛,學會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但必須再次強調的是,學習的過程並不是讓大家變得完美,或者讓孩子更完美。

這些工具和方法更多的是讓大家能夠享受養育孩子的這個過程。
工具也並不是很難,也不會占用我們太多的時間,
但是對我們來講,改變自己以往根深蒂固的習慣,確實要花費一點時間。
這一點在我們理解了為什麼這些工具長期來講會更加有效,會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之後,也許我們會更願意做出更多的改變。
很多家長學完正面管教之後會有一個心得,「以為正面管教的這些工具能幫助我改變孩子,但後來發現我自己得先做出改變」。
那思姐也是希望這個課程可以為姐妹們帶去一些幫助,幫助我們糾正在育兒路上的一些不良習慣,用正面管教的方式來養育孩子。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