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會讓自己錯失機會!別做這「三件事」,讓自己心很累!

現代社會導致自卑的原因很多,很多人的內心也都有自卑情緒在作祟,哪怕是完美的人。
也總有些人總會將這些自卑放大,一般而言造成的影響都是消極的。
所以我們都應該克服自卑情緒,做一個積極陽光的人。
1951年,英國女醫生弗蘭克林從自己拍攝X射線衍射的照片中發現了DNA(去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結構。
經過研究,她大膽地提出了假說,並以此為題做了一次很出色的演講。
然而,許多人對她的發現提出質疑,懷疑她的照片的真實性和假說的可靠性。
在這些的壓力下,弗蘭克林也開始懷疑自己:作為一個普通醫生,提出這樣高深的理論問題,也許太不自量力了吧?她動搖了。
於是,她公開否認了自己提出的假說,也沒有再繼續研究下去。
後來,另外兩位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並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然而,他們最初關於DNA結構研究論文的發表,是在1953年,比弗蘭克林的發現晚了兩年。
有些時候,自卑會讓自己錯失很多成功的機會。
那麼究竟哪類人具有自卑心理呢,自卑的人又有哪些表現呢?
骨子裡自卑的人,經常做這三件事,讓自己活在消極情緒裡,讓自己活的很累。
1.事情沒做好就自責
自卑的人很容易為了一些事情沒做好,內心就會產生很大的愧疚,認為是自己的錯,辜負了別人。
他很容易當成一個心結,埋在心中,造成心中的壓抑與苦悶,鬱鬱寡歡。
其實有的事可能錯不在於你自身,一昧的往自己身上攬,精神就容易負重,也容易造成情緒上的崩潰。
進而就導致自己的狀態,精力跟不上生活的節奏。於是,就很難產生幸福感。
一個人老是自責的話,只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一種消極的力量,讓你很難向前行走。
自然,你也就很難挖掘到生活真正意義上美好的事物。
因此,你想自己活得順一點,就必須給自己一種力量,將自責愧疚拋棄,你才有力量做好其他的事情。
2.輕易給自己設限
內心自卑的人,習慣性的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一件事情還沒有開始做,他就否定了自己做不來。
這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的行為,也是把自己圈在了一個狹小的空間裡。
這種人習慣給自己貼上「不行」「我不會」的標籤,所以他無論面對什麼事情,都不敢去解決,而是會選擇退縮。
因此,他永遠也就不能收穫到經驗,得到人生當中的驚喜,禮遇。
一個不相信自己,對自己產生懷疑的話,就很難讓一件事的結果變得更好。
如果不想自己深陷在這樣的怪圈裡,你就必須要克服這道障礙,你才會收穫經驗的同時,還能夠得到自信。
3.習慣迎合別人
一個自卑的人缺乏一定的自我意識,他內心極度的脆弱,也很在乎他人的看法。
所以,這類人就容易被別人所控制,很難做回真正的自己。
他通常會做出一些迎合別人的行為,而達到情緒上的滿足。
有這種性格出現的人,一般都是我們周圍的「老好人設」,也可以說這是一種討好型人格。
這種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會因為別人的不滿,然後放射在自己的身上,認為自己做錯了,心裡就會愧疚不安,將自己禁錮在痛苦的情緒當中。
有這種性格的人,都習慣的去付出,而別人也不會給出相應的回報。
甚至有的人,認為他好欺負,就會踐踏他的底線。
當你堅持去做害怕的事,懼怕感便會慢慢消逝,你會越來越自信,做事也會事半功倍!
別因為自卑讓你錯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