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好一生,你卻先放棄」傅恆和魏瓔珞本不該在一起!錯過或許是種幸運!

《延禧攻略》裡最遺憾的錯過,莫過於傅恆沒能和魏瓔珞在一起。
今天以另一個角度解析傅恆和魏瓔珞的關係。
不久前,傅恆還向富察皇后表明自己的心跡:我要娶瓔珞。否則,我誰也不娶,寧願枯守一生。
在瓔珞進了辛者庫之後,也告訴瓔珞,願意用一生等她。
一個男人真正的承諾,不在於他說了什麼,而是在於他做了什麼。
那個口口聲聲說著,非瓔珞不娶的傅恆,一轉身就娶了爾晴。
在新婚之夜,傅恆更是對爾晴說,決心忘掉瓔珞:娶了你就要對你負責,你才是我的妻子,要相守一生的人。
傅恆一直給瓔珞他認為最好的,而不是瓔珞最想要的。
瓔珞進宮,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出殘害姐姐的真兇,幫她報仇。
而傅恆知道瓔珞的目的之後,假裝幫她查案,卻暗中阻攔,叮囑她不要引火燒身。
在傅恆看來,與權貴為敵,就是拿「雞蛋碰石頭」,保住性命比是非黑白重要,也比瓔珞對姐姐的情義重要。
他把瓔珞的身份暴露給弘晝,強行讓瓔珞放下仇恨,並美其名曰:我只要她平安就好。
而他不知道的是,瓔珞對姐姐情深意重,而她心中的仇恨,不是靠幾錠金元寶,或者家族的陞遷就可以釋懷的。
正如最懂瓔珞的富察皇后所說,威逼利誘,不是君子所為。
我明明想要一個蘋果,你卻給了我一車梨。
你問我感動嗎,我沒法回答。
我只知道,我只想要我想要的,而不需要你的強行付出。
對瓔珞來說,傅恆手中的梨,並不是瓔珞渴望的蘋果。
約定好一生,你卻最先放棄
真正讓這段感情,劃上句號的,是傅恆的懦弱和退縮。
在爾晴的設計下,皇上撞見了傅恆和瓔珞「私會」,便認定瓔珞勾引了傅恆,要將她關進慎刑司。
巧舌如簧的瓔珞,有著千萬種方法解脫,可她一句話也沒有解釋,也不否認與傅恆的關係,是因為她願意和傅恆共患生死。
可是傅恆選擇最愚蠢的方法,娶了爾晴,放棄了瓔珞。
「為了讓你活著,所以我娶了別人」
瓔珞以為心愛的男人會和自己一起共患難,同進退,結果他卻先退縮了。
從始至終,他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堅持自己是對的,而從來沒有考慮過瓔珞的感受。
而瓔珞,卻寧願在冰天雪地裡,三跪九叩滿12個時辰,也不願違背內心,說出自己不喜歡傅恆。
也許魏瓔珞和傅恆是不同的兩個人,瓔珞寧折不彎的,她在抗爭,她在做她自己。
而傅恆卻一直在委曲求全,步步後退。
愛情裡,義無反顧、飛蛾撲火的都是女孩;而退縮、膽怯的都是男孩。
正是傅恆的懦弱和退縮,才讓這一段感情無疾而終。
當感情遇到父母反對,或者其他現實的壓力時,最先想到的,不是再堅持一下而是放棄。
你的勇敢、你的堅持,換來的是他的脆弱和不堪一擊。
他把喜歡和愛掛在嘴邊,卻未付出實際行動。
而傅恆,也是如此。
瓔珞被罰下跪,無人敢扶她。
在漫漫的大雪裡,新婚的傅恆和爾晴路過。
深愛的女子,在漫天大雪中,傅恆也並不是無動於衷的。
他臉上的表情寫著,於心不忍、心疼糾結,但最終仍然毫無作為。
現實中,很多男生嘴上說寵你,但是什麼都不會主動做。
他們說請你吃飯,卻從來沒有訂好餐廳去接你。
他們說一定讓你過上好日子,可是一轉身就去玩電腦。
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一直都不在身邊。
懂比愛重要,傅恆和瓔珞,註定是無法在一起的。
他從來都沒有站在瓔珞的角度為她想過,也從不曾懂她。
他的付出,對瓔珞是負擔,在感情遭遇變故的時候,他最先想到放棄,在她最需要他時,他也不在她身邊。
許多人覺得,「我愛你,就夠了,我對你好,便不用再去瞭解你了」。
有時候,懂得比愛更加重要,也更加難得。
愛你的人未必懂你,但懂你的人一定愛你。
畢竟,愛情的開始,或許始於一見鍾情,但是長久的相處不厭,更需要「你話止於口,我瞭然於心」的那種默契。
最好的感覺,莫過於有人喜歡你的皮囊,更懂你的心,有人聽你說的每一句話,更懂你的欲言又止。
所謂歲月靜好,好不過能有個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願這世間,能有一個懂你的人,他願意用一生的時間,與你培養一場心有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