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人的一生,你相信什麼,就能看到什麼,
你內心乾淨、光明,
就能看到、感到外在世界也是乾淨、光明的。
眼睛純淨,才能看見美麗的風景;
心靈乾淨,才能擁有純粹的感情。
乾淨,是一種人生境界,也是一種人生修行。
乾淨的人超脫,不糾纏
乾淨的人,做事不拖泥帶水。
他們不會忙亂,而不知所措。
乾淨的人,對事對人都超脫,
不會陷入各種情感、得失的糾葛之中。
人的一生,碰到的事太多了。
幾乎眼睛一閉、一睜,碰到的都是事。
猝不及防的打擊,始料未及的挫折,
從天而降的好處,唾手可得的利益,
隨時發生。
事無論大小,不論好壞,
都不要太在意,太當一回事。
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一些「奇葩」的人,
乾淨的人懂得不能鑽牛角尖,不在負面情緒裡畫地為牢。
他們那顆乾淨的心,「要求」自己從煩惱、糾結的泥淖中脫身,
出淤泥而不染。他們懂得不能和一些「奇葩」的人糾纏。
如同莊子所說:「夏蟲不可以語冰。」
乾淨的人看得開,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
乾淨的人有格局、有自我淨化的能力,
本身就像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
生活中的一些煩惱、一些打擊,
就像一條一條小溪、一條一條的支流,
不論混濁也好、含毒也好,都會在奔流不息的大河得到淨化。
乾淨的人善良,無邪念
曾國藩說:「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
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內心有惡念、做壞事的人,內心是不乾淨的,也是心裡最苦的。
因為善是屬於陽的行為,屬於光輝的一面,是開放性的,
而惡的言行屬於陰性,它是收縮的、緊張的,伴隨恐懼感、痛苦感。
心存善念的人,內心光明、乾淨,
不論是精神上或身體上,都一片祥和。
因為善念可以激發身體中的陽氣,掃除內心的陰霾。
乾淨的人,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這種人光風霽月,一片坦蕩,
就像雨後初晴的風,像大雪過後的明月。
心裡乾淨,萬物自然明淨。
乾淨的人淡薄,不縱慾
莊子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空的房間才顯得敞亮,好事不斷出現。
如果房間堆滿了東西,就會閉塞不通,
有光亮也透不出來。這是莊子的「風水觀」。
人製造的各種容器,正因為中間虛空,所以能夠裝東西。
人建造了房子,因為房子虛空,所以能夠住人。
內心乾淨的人,淡薄從容,
人就像空房子一樣,沒有雜物和垃圾,
內心通透,一派吉祥。
內心乾淨的人,不會被慾望脅迫,
不會嗜欲太深、縱慾無度。
嗜欲深者天機淺,
一個人如果深陷慾海、貪婪無度,
就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悟性與智慧,
錯過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
而乾淨、淡薄的心,才會助長智慧、靈性以及人生的福報。
「欲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嗜欲過深,內心必然濁臭不堪,
人也會精神萎靡,
生命裡本有的福祿壽喜財也會消磨殆盡。
所以,做人要乾淨,
就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慾望。
「安禪制毒龍」,
用一顆乾淨的心、淡薄的心,
鎮住、制住慾望的「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