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我有多幸運,我就有「多努力」!人不狠站不「穩」!狠,是給自己的「緊箍咒」!
說起娛樂圈的幸運,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某星起初是陪同學參加海選或試鏡,結果同學落選,某星反而被慧眼識珠的導演注意到。
從此開始踏上星途,但說起來,一直被人們羡慕的“幸運的林允”,其實並沒有那麼幸運。
她從12萬人的海選中,逼迫自己像奮勇殺敵的將軍般,一路過關斬將闖出一條星途。
從43強到13強,又從3強到6強,每一步她都走得格外辛苦。
在電影《美人魚》拍攝現場,無論多苦多累,林允始終狠狠逼迫自己不要放棄。
在某次採訪中,她說:“別人越羡慕,我付出得就越多,你覺得我有多幸運,我就有多努力。”
這也是星爺對她頗為喜歡的緣故之一。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幸運。
看到的每一個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對自己狠的人。
連人工智慧都能打敗圍棋冠軍了,再不對自己狠一點,未來還能做些什麼?
還有什麼資格去談實現夢想?
我們還年輕,想學的東西有很多,畫畫、PS、健身、理財、寫作等。
可是有很多人,工作一忙碌起來,下班回到家便窩在床上看劇,邊看邊想
“反正我還年輕,等週末再開始也來得及”便心滿意足地睡去。
等到週末,她們又忙著和閨密約會逛街,把“充電”的事情拋到腦後。
最後,就真的只是“想學”。
學,是真的想學,但缺少一種狠勁,也只能想想。
或許年輕的時候,可以憑藉好看的容貌、良好的教育,甚至是男人的寵愛毫不費力地生活。
但誰也無法肯定,中年之後,會不會親眼看著自己吞下年輕時親手釀成的苦果。
一位名叫丁蘭葆的女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招生啟事,標題是“首屆上海戲劇學院招生啟事”。
丁蘭葆知道學戲是一門苦功夫,非得對自己狠才能成。
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時,心裡早已顧不得這樣那樣的難處。
她鬧著家裡人帶她去報名,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上海戲校。
很多藝術生總會給人們一種學習不好的印象,反正有藝術特長可以加分,不努力學習好像也可以。
丁蘭葆卻是一個學習極好的藝術生。
學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春秋配》完完整整地抄一遍。
抄完,才規規矩矩地學身段、練唱腔。
四年後,她抄寫的戲本除了《春秋配》,還有《三娘教子》和《朱痕記》。
抄寫戲詞是一門苦活,也是一門硬功夫。
丁蘭葆年紀輕,幾乎沒有社會生活與男女情感的經驗。
她對自己的狠,除了體現在抄戲本上,還體現在學習的方面。
她在學習《採花砸澗》時,反覆地揣摩師傅的示範,熟悉到連口型都如出一轍。
漸漸地她的腔唱得有模有樣起來。
1944年,丁蘭葆在上海戲校公演中,飾演了《金山寺》中白素貞一角。
獲得梅蘭芳稱讚:“很難得,小小年紀,在臺上不慌不忙,很有角色的氣度。
以後多用功,好好利用你這副好嗓子,一定唱得出來的。”
不久,她正式拜梅蘭芳為師。
後來,她也成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嗓音清脆洪亮,擅長京劇旦角。
現在每一位學戲的孩子都十分熟悉她的藝名:顧正秋。
那些對自己狠的人,都成功地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人生的舞臺上燦爛奪目、閃閃發光。
狠,是水滴石穿,是自己給自己的“緊箍咒”,是為了夢想不被現實撕碎、有朝一日可以溫柔綻放。
對自己狠一點,未來就會對你溫柔一點;對自己狠一點,整座城市也會對你溫和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