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成熟的稻子,越是低著頭!

前幾天與朋友喝茶聊天,
一位做銷售總監的朋友講了件很鬧心的事。
半年前,因為工作需求,
朋友在業務部挑選了一位明星員工當助理。
小夥子蠻有才華的,不僅業務好,關鍵還機靈懂事,
朋友著意想好好培養一番,將來若能獨當一面,自己也能輕鬆不少。
可短短幾個月,朋友就對他大失所望。
開始時,男孩的確表現不錯,
剛上任就做成了幾筆大單,朋友覺得很欣慰,
老總也幾次在大會上點名表揚了他。
可慚慚的,他有些飄飄然了。
事實上,公司的每筆業務從促成到售後,
都少不了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個人取得成績的時候,
若懂得把功勞分給大家,不僅能提升自身形象,
還能因為謙虛的態度獲得很好的口碑。
可沒想到他一點也不懂得「裝傻」,
不僅在公司例會上誇誇其談,
還在高管出席的報告會上大談特談自己的業績,
引得各部門的主管非常反感。
朋友做為前輩,也曾善意地提醒過他幾次,
希望他能戒驕戒躁,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
讓朋友徹底斷了栽培他的念頭。
有次,朋友帶他去參加
一個重要客戶的競標活動,
公司上下為此項目都做了不小的努力,
可謂是勢在必得。
不料客戶在做資料展示時,他突然發現有個數據不對,
於是立馬站起來指出了對方的錯誤並自以為是地論述了一番,
弄得對方很是尷尬,只得頻頻向大家道歉。
朋友說,誰都有犯錯的時候,
對於客戶偶爾出現的小紕漏,心裡明白就行了,
或事後提醒一下,沒必要當場讓客戶下不來台,
合作講究的就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別人丟了面子還能給你業務,那才怪呢。
結果,不出所料,
公司丟了這個項目。
朋友氣得直搖頭,此人絕不可重用,
典型的聰明有餘,眼光不足。
說好聽點這是有個性,喜歡追求自我;
說難聽的這叫自作聰明,自私狹隘。
朋友感慨道,
看著他親手把自己的錦繡前程撕得粉碎,
真的蠻難過的。
沒錯,他的確很優秀,
但職場即道場,只靠才華和聰明是不夠的,
你還得學會裝傻,
懂得藏拙,顧全大局方顯英雄本色。
這些年,隨著年齡增長,眼界擴展,
越來越能看透一些人和事,體會最深的就是:
那些成就非凡的人,未必是最聰明的,
也不一定是資源最多、人脈最廣的,
但他們一定是懂得「裝傻」的人。
裝傻當然不是真傻,
而是懂得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
讓別人不尷尬,自己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曾經和一位公司的高管討論過關於職場之道的問題。
除了能力和努力外,她也特別提到了「裝傻」二字。
她告訴我,大學畢業剛進公司的時候,
她也不過是個辦公室文員而已,
年輕人的心高氣傲、爭強好勝她都有,
直到有一次,一位前輩給她上了重要的一課。
有一回,
她與前輩一起出差到外地見客戶。
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客戶公司剛剛輸掉了一場大官司,
客戶方一肚子的怨氣,統統撒到她們頭上,
一直數落她們公司的過錯,至於合作方案,幾乎看都沒看就否決掉了。
她一下就火了,熬了幾個通宵做的方案
就這麼無端被否決,你們輸官司與我何干?
她的一股怒氣瞬間躥到嗓子眼,
可正當她準備跟客戶爭辯時,前輩卻站起來又是鞠躬又是道歉,
彎腰賠笑了半天,才說服客戶給了她們一個展示的機會。
然後前輩用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
詳細介紹了整個計畫書的內容,從市場分析到合作前景,
從前期宣傳到售後服務,每個細節都敘述得十分到位。
直到那一刻,
她才知道前輩的專業技能竟然這麼強,
連分析的每個數據都能精準到小數點後兩位。
客戶雖一言不發,
但顯然被前輩謙虛的態度和專業的精神所打動,
最後,心悅誠服地簽下了第二年的合同。
講真,那次的經歷對她觸動蠻大的。
原來,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懂得裝傻,
明明才高八斗,卻能放得下面子,
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能心平氣和地吞下委屈。
說到底,裝傻的真正含義既不是厚黑,
也不是認慫,而是懂得放低身段,更好地達到目的。
正如那句格言所說的:
越是成熟的稻子,越是垂下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