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專家:「3個妙招」,讓溝通完美收場!巧妙拋出對話主導權,溝通才不會被句點!

不論職場還是生活中,不免會遇到需要倚賴「講話」撐場的情況。而真正的溝通,應該是雙向進行、具有互動性,不過,有時候難免會遇到冷場的情況,最後可能導致於一場交流,無法完美收場。因此,職涯專家提出了三個方法,讓你拋出「說話主導權」,有效增進彼此間的交流與了解。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避開「不正確」的問題
想讓對方開口的第一步,就是先向對方拋出問題。而發問前,你必須確保你想說的,並非「不正確」的問題。而所謂「不正確」的問題分為兩種:反問句與敏感、直接的針對性發問。
過於直接、敏感的問題是談話的地雷,因為它容易觸碰對方地雷或痛處,使得你必須額外耗費唇舌,以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最安全的選擇,是用「開放性」問題作為對方開口的契機。舉例來說,與其問對方「你有關注這項議題嗎?」不如問「你對這項議題有什麼看法?」這樣才能延續話題,具有更多可能性。
2.從「談論自己」到「談論對方」
對於熟識的人,「談論自己」是分享近況、增進彼此感情的一種方式,不過相對於初次見面者,這一類的話題,恐怕會使對方產生負面觀感,貼上「自私」、「炫耀」等標籤。
想開啟對方「話匣子」,必須尋找與對方相關的話題,比如「平時空閒如何運用時間?」、「工作內容如何」或是「你是哪裡人?家鄉如何?」,由興趣、工作與家庭等入門話題著手,可以藉此多加認識對方。
3.「乒乓球式」對話
「談論對方」偏向將主導權交付對方,自己則扮演「回應者」的輔助角色,而「乒乓球式」對話,強調兩方「對等」,握有相同的談話主導權。當你說了關於自己的事,也請對方分享相關經驗,透過一來一往的方式,使對話得以順利進行,比如談論到在國外旅遊經驗,或是趣事,藉由「那你呢?」提供對方接話的機會。
身處相同位置思考共同話題的溝通,不論是糗事、甘苦談或是好事,都可讓對方產生共鳴,拉近彼此間距離。
人與人之間相處,免不了溝通。想要擁有愉快的溝通,需要有一些小技巧幫助我們:
3個妙招
讓你輕鬆擁有一場
愉快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