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親子

從“暴君”到好脾氣媽媽,老師教我用這三個工具做到了!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從“暴君”到好脾氣媽媽,我用這三個工具做到了!」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坦白講,我以前是個暴脾氣,跟現在看起來的樣子截然不同。

 

那時候我是任由自己發脾氣的,因為我覺得這是我的脾氣,天生的東西怎麼改的了,只有靠身邊人去適應了。

可事情並沒有按著“別人應該來適應我”的思路來進展,而第一個給我打擊的就是我家老大,一個看似是走女漢子路線的敏感女兒。

1.我差點被老大折磨瘋

老大一歲七八個月時,家裡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情。

她連續十幾天,每天夜裡12點開始準時大哭,整棟樓都可以聽到她的哭聲。哄她、抱她都不管用。

每天晚上一到11點50分,我的汗毛都是立起來的,因為是真的害怕。我給她喊過魂、帶著她去看過中醫都不管用,老公面臨情緒崩潰,我甚至有了抱著她從樓上跳下去的想法……

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在煎熬中度過,不知道哪裡才能找到希望之門。輾轉尋醫中,有人給我介紹了中科院兒童心理研究發展中心,我不假思索地帶著她去了。

進門剛一坐下,老師就明確的告訴我,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我一下子就有情緒了,我說我已經很努力了,看了很多育兒書,也很民主,什麼都跟她討論,我有什麼問題?

老師沒有說話,把孩子帶到另一個房間跟她玩沙盤,讓孩子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挑出來,然後按著自己喜歡的擺法放在沙盤上,想怎麼放就怎麼放。然後給她講故事,這樣一次活動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左右。

我們去了十幾次,每週老師都帶她玩一個多小時,然後告訴我今天孩子的表現,都跟孩子玩了什麼。

每次她都會問我這個星期孩子有什麼變化,我有什麼問題,我就會跟老師聊聊家裡發生的事情。

就這樣堅持了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孩子的情況開始好轉,直到快2歲時才真正解決。

現在回顧這段經歷,才真正理解了老師最初的那句話“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於我的脾氣和情緒導致的。

在女兒學會自己穿襪子之後,我認為自己可以脫身了。當她明明自己會穿襪子,卻想讓我給她穿的時候,我就會表現的很強硬,堅決不給她穿,絲毫都不能妥協。

我覺得這孩子太擰巴,就跟她不停地講道理。如果我講了她還不聽,我就會忍不住動手打她。

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孩子的情緒在這個地方被卡住了。

當她的委屈和恐懼情緒越積越多,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演變成了夜裡撕心裂肺地大哭。

孩子小還不會表達,她是要藉助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我的反抗,對這個世界的反抗。

而那時的我完全是遲鈍的,沒有感受的。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會與我的情緒有關,壓力大到我已不自知。天曉得在孩的心裡,媽媽已經是個面目猙獰,一手遮天的魔鬼了。

那時我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孩子一有什麼看起來不正常的地方我就會非常緊張,覺得是自己的失職。

面對家人的質疑,我就像頭隨時會眼紅的獅子,誰要說我做的不好,或者做的不對,我就要拼命證明給他看我是正確的,然後關起門來“咬傷”孩子。

2.不是改不了,是還不夠痛

經歷了老大的情緒事件後,我真正開始了理論加實踐的學習,每學一個方法就在生活中去試用,不管用就積極調整,管用就堅持到底。

和大多數脾氣暴躁的父母一樣,我以前也認為脾氣這個東西是孃胎裡帶來的,怎麼可能改的了?

但老大夜哭這件事真的讓我們全家臨近崩潰,已經痛到我不得不對自己開刀的地步了。

改變自己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寧願死守著脾氣是改不了的信念而故步自封,把放縱壞情緒的機會留給自己,最終讓孩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你足夠智慧,就不要撞到南牆再選擇改變,不要讓吼叫成為你對待孩子的習慣。因為那時你很可能已經付出了代價,孩子變得膽小封閉,或者從此關閉了對你的心門。

當你堅信脾氣是可以改變的,你就要花時間和毅力去練習了。當情緒即將爆發時,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比上次做的更好,比如發作時間短一點,發作後要與孩子和解等。

每次進步一點點,把自己發脾氣的時間從一週三次降為兩次、再降為一次,直到不再發作。

與此同時,當你接納了自己的情緒,願意與它和解時,你會驚喜地發現在情緒來臨時,你不是山窮水盡的,而是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工具是可以去學習,可以去實踐的。

 

3.我終於走出了情緒暴力

老二出生後,我已經能夠做到有意識地察覺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了。但當瑣碎的事情成倍增多,尤其是兩個孩子的戰爭不斷時,我倍感壓力。

但我告訴自己絕不能回到怒吼的老路上,我需要用切實有效的工具來避免我對孩子施加的情緒暴力。

在這個過程中,這三種工具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讓我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帶兩個孩子也不會焦頭爛額地大呼小叫。

第一個工具叫做續滿能量杯。

很多時候,當我們忍不住發火時,是因為我們已經太疲憊了,身心的疲憊讓人難以做到好好說話。

當你自己的能量被一點點耗盡,而你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時,你必須要給自己補充能量了。

這時候我會安排老公看一下孩子,我到別的房間去休息一下或者跑出去做個按摩,總之到了要給自己補充能量的時間,要毫不猶豫地馬上開始。

不要為自己出去做個按摩而感到內疚,這沒有什麼可內疚的,放鬆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

如果你把自己的能量杯盛滿了,每一刻都能帶著愛而不是怨去照顧孩子,那孩子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光彩。

第二個工具是享受特殊時光。

每天帶兩個孩子,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很難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更少了那份對歲月的期盼和新鮮感。

為了能讓自己持續保持積極飽滿的狀態,我和老公約定每週有一個晚上等孩子睡覺後拜託老人看一下,然後我們一起去看電影。

這樣我在心理就會有所期待,期待每週有一個不一樣的夜晚。電影院離家不太遠,看完了我們會手挽著手走回家,好像當年剛相識一般。

每週日的下午,我會讓老公帶孩子去上英語課,然後安排一段屬於自己的特殊時光。

可能是找個有情調的咖啡館去讀讀書,與幾個許久未見的朋友敘敘舊,或者在打折季瘋狂購物。總之,這個時間我做主。

第三個工具是建立冷靜空間。

當我遇到來自孩子的挑戰,意識到自己即將進入戰爭狀態時,需要一個空間讓自己清醒和冷靜。

這個時候不是跟孩子講道理的時間,因為她也在情緒裡,根本聽不進你的道理。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回到各自的冷靜空間。

這個空間不是在你和孩子在劍拔弩張的時候臨時建立的,而是在你們平時關係好的時候就要提前溝通好。

找一個你們心情都不錯的時刻,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也都會發脾氣,這很正常,不是什麼問題。

問題是當情緒來了,我們要怎麼去面對它和處理它。處理的方式之一,就是找到一個舒服的地方,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不是立刻大喊或大哭。

當孩子四歲以上時,就可以用這個工具了。媽媽先做給孩子看,比如我找的就是臥室的儲物間,那裡面都是我喜歡的東西。拿出來擺弄擺弄心情就會好很多。

我告訴老大我的選擇後,她挑選了自己房間的榻榻米,上面有一個她自己創造的公主城堡,她說媽媽我鑽到裡面躺會就好了,公主也有生氣的時候,但不會一直生氣的。

找到各自的冷靜空間後,當我們再遇到情緒即將失控的情況時,我會說現在我們回到各自的冷靜空間,一會再見面。

其實在我說完這句話時,很多時候就已經讓情緒暫停了,這就是一種催眠和暗示。然後我們分開去找自己的冷靜空間,以最舒服的狀態面對當下的那個自己。

在我和孩子共同使用這個工具後,不但我逐步做到了不再發脾氣,令我驚喜的是,孩子也不再覺得情緒是洪水猛獸了,她會覺得自己是有掌控感的。

當孩子和我或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發生情緒衝突時,也會用同樣的辦法面對和解決。

回顧自己養育孩子的這些年,從對孩子施加的情緒暴力,到自己一步步走出這個陰影,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今天,看到兩個孩子能像我一樣接納情緒、善待情緒,我覺得是我們這個家最大的福氣,也是最大的財富。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從“暴君”到好脾氣媽媽,我用這三個工具做到了!」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Reference:親子天地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