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金庸去世前,與親友視訊含笑而逝。

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歲。
金庸,本名「查良鏞」,10月30日下午,在親友陪伴下於醫院逝世。
媒體向金庸兒子查傳倜求證,查傳倜表示:「下午走了,很安詳!」。
大批傳媒記者,30日傍晚起,就在金庸逝世的醫院門外守候。醫院方面都加強保安。
金庸好友接受港媒採訪時透露,金庸去世前與親友視訊,聽著聽著就含笑而逝,「全身一點異味都沒有,一直很乾淨」。
據大陸媒體報導,金庸曾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我希望我死後100年、200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
金庸兒子查傳倜則在朋友圈悼念父親:「有容乃大俠客情,無欲則剛論政壇,看破放下五蘊空,含笑駕鶴倚天飛」。
陸媒記者目前獲得消息,金庸的後事應該會對大眾公佈,但葬禮會小規模舉行,不會對公眾開放。
再接下來會安排一次公眾的追思會。
1959年,35歲的金庸創辦《明報》。
他說:「我辦《明報》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主持公正,把事實真相告訴給讀者。」
一手寫武俠,一手寫社評,30年時間,金庸將《明報》塑造成香港極具影響力的報紙。
而這份報紙開辦之初,只有六千份的發行量。在困難的時候,所有職員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
金庸表示,「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來。」
金庸的一生經歷極其豐富,獲頒榮銜甚多。
他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是一代傑出報人、是學者、是華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也見證了上世紀中國無數重大歷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筆;
1989年,《明報》創刊三十週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長職務;
90年代,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商人,退出商界;
2007年,金庸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職務……
2018年10月底,金庸退出江湖,他的一生就此劇終。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