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人,一定要大氣!才有大財!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格魅力中有一種成分叫「大氣」。一個人的地位是高或低、事業是大或小,甚至魅力如何,端看其「大氣」。
什麼是大氣?
「大氣」是一個人待人處事的風範、態度、氣質、氣度,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向外散發的一種無形的力量;
是一種從容大方、渾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氣量,是一種成熟寬厚、寧靜和諧的氣度。
仔細分析,人的大氣主要表現在對人、對事、對己三個方面:
一、對人要寬容,不要斤斤計較
待人豁達大度、胸襟寬廣,這是一個人具有良好修養的表現。古人云:「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同胞間,要善於溝通、珍惜緣份、互相幫助及配合、以誠相待、見賢思齊,在共同目標下求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求合力、在相互信任中求發展。
歷史上的成功人物大多具有化敵為友的本事,容人、識人、用人的胸懷和雅量令人欽佩。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這種具有「大氣」風範的人。
二、對事要超脫,不要深陷其中
人的一生,碰到的事不勝枚舉。幾乎眼睛一閉、一睜,碰到的都是事情。猝不及防的打擊、始料未及的挫折、從天而降的好處、唾手可得的利益,隨時隨處發生。
關於事情,無論大小、好壞,都不要太在意。
遇事不能擔當,如何成大器呢?
三、對己要豁達,不要鼠肚雞腸
一個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吃虧、受委屈,都是常有的事。
同事出言不遜輕視了你、單位辦事不公影響了你、領導舉止言談沒給你面子,這都算不了什麼的,都要豁達以對、淡然處之。
倘若時時計算自己的利害得失,甚至以一己的得失,作為好壞、喜憂的標準,心胸如此狹窄,怎麼能成大器呢?
哪裡沒有相互間的和睦,哪裡就沒有生活的富裕。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更堅定心志。
北宋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要胸懷萬物,眼光要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