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醫生:從不感冒的人,並非真的身體健康,偶爾感冒也有好處!!

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醫生:從不感冒的人,並非真的身體健康!偶爾感冒也有好處!」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的感冒,常伴隨著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症狀。很多人害怕感冒的痛苦症狀,一感冒就趕緊吃藥,用藥後症狀緩解或消失了,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樣卻給身體留下了無窮的後患。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當人體受寒時,會通過經絡將面板上感受到的寒氣以冰冷的體液將之輸送至身體的排洩器官,如果腸道暢通時,會先經過腸道將寒氣排出,所以幼兒的感冒經常都以水瀉做為終結。成人由於腸道里有太多的髒東西(有些小孩也如此),寒氣無法順利排出,因此只好從鼻腔排洩,因此就造成了打噴嚏和流鼻涕。

其實開始打噴嚏時,人體正在把寒氣趕出體外,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讓噴嚏順利打完,或利用中醫的方法,加速打噴嚏的過程。打噴嚏和流鼻涕其實和大、小便一樣是人體的排洩工作,它將身體積存的寒氣排洩出去了。

如果寒氣沒有被排出去,就會長期存在身體裡。當身體有了足夠的能量之後,會再利用相反的化學手段,將含有寒氣的物質還原。由於當初改變物質時釋放了熱量,這時再把物質改變回來,自然會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得其周圍組織或體液的溫度下降。身體再將這些低溫的體液或廢氣排出去,就把寒氣帶了出去。

 

所以,感冒症狀的出現並不是由於身體變弱了,相反的卻是身體由弱轉強時才會出現的症狀。許多從來不感冒的人,並不是身體真的很強健,反而是身體根本沒有能力排出任何寒氣,才會沒有不舒服的症狀產生。許多臉色黑而幹,明顯肺虛症狀的人,都是很多年沒有感冒的,這種人從外表的症狀顯現出身上的寒氣很重,卻沒有能力排出。

“是藥三分毒”,身體抵抗力強的人,不管患普通感冒還是流感,一般可不經任何藥物治療而自愈,但嬰幼兒、老年人及體弱者,感冒常可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故為減輕痛苦縮短病程並預防併發症,合理選用必要的抗感冒藥是正確的。但有些患者治病心切,於是濫用感冒藥,這種現象比比皆是。感冒藥的依賴性雖不及麻醉性鎮痛藥那麼強烈而頑固,但其潛在的危害亦不容忽視。

那麼,如何減少感冒藥的毒副作用呢?

●一般情況下,感冒可在1~2周內自愈。這期間不必加用抗生素,只有當出現繼發感染時,才加用抗菌藥物治療。要嚴格按說明書或醫囑服用抗感冒藥,切忌超量、長時間服用。
●禁止同時使用含有同類藥物成分不同商品名的多種藥物,以免超量。小兒、老年人、有出血疾病的人,應慎用感冒通。

●從事駕駛、高空作業和精細操作的人員禁用含有撲爾敏、苯海拉明成分的泰諾、力克舒、感冒通等,以免引起嗜睡、頭昏而肇事。
●高血壓、心臟病、甲亢、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含有偽麻黃鹼成分的泰諾、白加黑等感冒藥。

●哺乳期慎用速效傷風膠囊,以免引起閉乳;孕期頭3個月禁用抗感冒藥,懷孕全程避免使用速效傷風膠囊。
●有潰瘍病的病人不宜選用含有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成分的藥物,以免引起或加重潰瘍出血。

中國民間利用薑湯來增強身體的熱能,中西醫提倡多休息等,都是提高身體能量、加快排出寒氣的好方法。這些正確的方法有時並不會使症狀減弱,甚至常會使症狀更嚴重。不過,症狀嚴重了,整個生病的時間卻會縮短,而且寒氣會真正被排了出去。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迷思破解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新視界並分享這篇「醫生:從不感冒的人,並非真的身體健康!偶爾感冒也有好處!」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