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狀元的考試卷,字跡比印刷的還好看!
大家好,我是有錢人這麼想小編Pineapple!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中國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狀元的考試卷,字跡居然比印刷的還好看!」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科舉制是古代選撥人才的重要方式,雖然存在很多弊端,但這是一種最為公平的方式,給無數寒門苦讀學子魚躍龍門的機會。古代科舉三年一次,要經過很多門檻,最開始是縣一級別的,考上就成為秀才。然後又是鄉試,是省一級別的,考上了就是舉人,還有就是國家級別的,稱作會試,考上的成為貢士。最後一步考試就是殿試了,殿試是由皇上主考的,通過的人稱之為進士,能當上進士的人非常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舉就是一個充滿無限挑戰的東西。
中國選撥人才制度悠遠流長,魏文帝時期,尚書令陳群發明瞭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專門為世家大族所設計的,對於尋常百姓是沒有多少好處的,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將軍大多都出身於世家大族,隋煬帝時期,天下一統,世家大族的實力非常膨脹,隋煬帝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於是開始實行科舉制度,雖然有史學家認為科舉制度發生於唐朝,但隋朝確實記載不少的科舉相關制度。
科舉制度有很多好處也有很多弊端,好處有三點:第一,管理選撥不再由世家大族控制,人才選撥更加全面。第二,一些中下階層終於有機會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科舉制度的公平性是非常高的。第三,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家政權與廣大民眾的關係更加親和。
當然科舉制度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別的在明朝,明朝統治者使用八股文完全禁錮了百姓的思想,導致封建後期中國的科學技術遠遠落後西方。
古人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前三樣都是比較容易的,唯獨最後一樣,一個讀書人在上萬人脫穎而出簡直是難於上青天。隋煬帝發明瞭科舉制度,這項制度延續了上千年,直到1905年才廢除。這其中只出了五百多位狀元,狀元試卷保留下來完整的也只有一份,這份試卷的作者是明朝萬曆年間趙秉忠,萬曆年間距離現在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期間發生過無數的戰亂變動,趙秉忠的後人能保留下來也是非常不容易,當然狀元後代多半是書香門第。
趙秉忠的科舉試卷一共19折冊頁,橫長268釐米,每折通高47.6釐米,寬14.1釐米。卷首頂天朱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字,萬曆皇帝明禦書下鈐「彌封關防」長印,佔一折。下麵為正文,共15折,每折6行,全為1釐米見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文章的最後是讀考官的職位和姓名,主考官的品級非常不固定,可是讀卷官就比較固定了,大多都是當時的大文豪,最起碼學術得是國家級的水準。
趙秉忠試卷上書法非常棒,全文一萬多字沒有一點錯誤,全部都工工整整,就算是現在的列印技術都得不到這個水準。難得可貴的是,趙秉忠試卷上的內容全部都鍼砭時弊,對當時混亂不堪的朝政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Pineapple小編在有錢人這麼想分享的歷史文化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有錢人這麼想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我要做有錢人並分享這篇「中國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狀元的考試卷,字跡居然比印刷的還好看!」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