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潛血血尿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的觀念!

一個讓人揪心的極端病例:

小女孩14歲,1年半前因雙下肢對稱性皮疹、腹痛、血尿,被當地醫院診斷為“過敏性紫癜、紫癜性腎炎”,予以對症處理,孩子皮疹等症狀消失,但血尿一直未轉陰。

雖然醫生囑咐孩子家長,血尿可以觀察,但孩子的母親始終不放心。

遂經人介紹,改服一診所中草藥180付(每付含木通10g),療程約6個月。

小女孩的血尿終於是轉陰了,但數月後複查,尿蛋白1+,尿糖4+,中度貧血,血肌酐由原來的40umol/l升至120umol/l,查肌酐清除率50ml/min。

當地醫院行腎穿刺,提示腎小管多灶狀萎縮,上皮細胞顆粒變性,腎間質增寬並可見多灶狀纖維化。

結合病史,符合馬兜鈴酸腎病,腎功能不全。

每每看到這樣的病例,都讓人無比的揪心。本來可以觀察的血尿,非得死勁作,非得作到腎功能損害才罷休!

怪誰?

怪主治醫生沒有多說一句,一定不可亂吃藥?

怪某些庸醫害人?

怪介紹看病的朋友?

怪誰有用?

不掌握必要的醫學常識,賴誰都沒用!

 

1、認識血尿

跟隨我們,我們一起來看看臨床醫生對血尿患者,如何處理?

患者老是潛血幾個、加幾個,加表達血尿不同,臨床醫生判斷血尿的指標,不是潛血的加號,而是紅細胞,當紅細胞大於3個/HP,提示血尿的存在。

然後,醫生為了區分血尿的來源,會讓患者做一個叫“尿紅細胞相位差鏡檢”的檢查,大致區分是外科血尿(非腎性血尿),還是內科血尿(腎性血尿)。

外科血尿,紅細胞結果分析呈均一、正常紅細胞形態,引起這種血尿的原因,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泌尿系癌症等,多由外科處理。

內科血尿,紅細胞結果分析呈非均一、異常紅細胞形態。發現是內科血尿,腎內科醫生會進一步詢問家族腎病史,查尿蛋白定量、腎功能、有無高血壓,免疫學檢查等,一方面是為了評估腎臟的情況,另一方面是為了鑑別是繼發性腎病還是原發性腎病以及遺傳性腎病可能。

通過這些病史,排除免疫病,排除遺傳性腎病,沒有高血壓,沒有腎功能異常,沒有蛋白尿,考慮原發性腎炎導致的血尿,那麼,就會囑咐你什麼藥都不用吃,每3-6個月來醫院查尿常規、腎功能,平時量量血壓即可。

當然,很焦慮的患者,醫生可能會開一些無關痛癢的中成藥,安慰一下。

 

2、為什麼醫生不治療您的血尿

雖然很多患者因為腎炎所致的血尿非常非常焦慮,但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血尿的存在,是疾病存在的一個標誌,但它並不是預後差的表現。

相反,已有多項針對單純血尿人群的長期隨訪結果是:只有血尿,沒有其他異常如尿蛋白、高血壓這些情況,長期預後是非常好的,因為血尿而致腎衰竭的概率極低極低。

不讓吃藥,讓觀察,我告訴你一個好的醫生心裡在想什麼:

1)、不建議吃藥,是因為西藥沒有專門針對治血尿的藥(你肯定會問,為什麼沒有?因為單純血尿長期預後好,沒人真的去研究怎麼專治血尿)

2)、讓定期複查,是因為會有一少部分人本來是單純血尿,後來發展出現蛋白尿、高血壓這些情況,雖然概率不大,但是如果出現,能及時發現,醫生好及時干預,幫助你避免腎病進一步發展。

 

3、對血尿腎友的忠告

很多患者問,一看到血尿有加號,心裡就不舒服,能不能吃點藥,比如中藥什麼的?我通常都說,不建議。

但不建議有什麼用呢?

除了開篇的極端性案例,不少人為了這個血尿,吃各種藥的都有。吃7、8種中成藥來對付血尿的也不是沒見過,人家有錢,人家任性,人家不吃心裡就是不舒服。這種人,該說的說了,該勸的勸了,要自己死勁作,也沒辦法。

我們一再強調任何的治療目標都是為了保護腎功能,而不是讓你覺得看著指標都是陰性的,心裡很舒坦。

評價一個醫生的好壞也不是看他能否能把你的指標都消除了,而是他的治療是不是有益於你的腎功能!

最後,對單純血尿患者說一句,醫生不給你開藥,你該做的就是:預防感冒、定期複查、適當鍛鍊、放鬆心情

不明智、不健康、不正直地生活是不可能活得愉快的;同樣,活得不愉快也就不可能活得明智、健康和正直。 看完之後,大家心裡是不是有些想法呢?歡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下分享文章喔!那麼我們下次見!我是葡萄小編!請追蹤健康一點靈喔!

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