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應該相互了解,不要把溝通變成猜謎遊戲!

用心看生活 用愛說教育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我是金媽:
前幾天,金媽接待了一對夫妻的視頻谘詢,谘詢時他們已經吵得不可開交。說起他們吵架的原因,其實是丈夫好心辦了壞事。原來每年妻子生日時,丈夫都會為她舉辦一個隆重的生日PARTY,邀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慶生日。今年妻子剛剛過去的生日還是那麼辦的,可這次妻子卻生氣地甩手而去,臨走還扔一下一句話:“你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強加於我,這樣的日子我過不下去了!”丈夫很委屈,解釋道:“我為你辦生日聚會,願意花錢,願意出力,怎麼到頭來我還錯了?”妻子的行為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可如果聽了她的心裡話,或許我們就會覺得情有可原。
原來,這夫妻二人原本是同學,而且兩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比較一致,只是在性格上兩人的差異比較大,丈夫愛熱鬧,妻子則喜歡安靜。丈夫經常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妻子示好,比如逢年過節或是過生日,他都喜歡聚集許多人一起慶賀。可是,妻子喜歡的方式是兩個人在一起,或是看場電影,收到丈夫的一枝花,亦或是馬路上散散步。然而,丈夫似乎有一點大男子主義,也有一點想當然,他認為“我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給了你,你既然愛我,那你為什麼不接受?”谘詢中,妻子也反問道“如果反過來,我也用我喜歡的方式,把我需要而你不需要的東西給你,你是什麼感受?”於是丈夫不說話了。
我們很難百之百地做到滿足對方的需要,但是心理學上有一句話說,“愛要以滿足對方需要的方式來表達”。比如,對方需要紅色,而你喜歡綠色,那一定要給對方買紅色而不是自己喜歡的綠色。如果妻子討厭綠色,而丈夫喜歡綠色,而且覺得妻子穿綠色衣服好看,那麼這時候有沒有一種表達方式可以讓妻子接納丈夫的心意呢?這也是一種愛的方式。
當然,今天金媽並不認為夫妻之間凡事必須求同存異,也不是必須為對方改變自己。我想表達的核心是,對於某些事情,我們可以達成共識,重要的是夫妻之間的溝通。視頻谘詢中的夫妻吵架的最核心的原因正是溝通的不暢。
在視頻谘詢中,我問妻子:“你有沒有跟丈夫表達過你的心願?”
妻子說:“我說了,但他不聽。”
“你是怎麼說的?”我接著問妻子。
這時,沒等妻子說話,丈夫就先說道:“她根本就沒好好說過,每次都是諷刺嘲弄的語氣,揶揄我愛熱鬧,她根本就不喜歡我愛熱鬧,只是簡單的否定,我怎麼能接受呢?”
妻子辯解:“我沒有討厭,每次都是我在招待,付出的也都是我。”
丈夫懷疑地問:“你真的沒有討厭嗎?”(丈夫恨不得讓妻子能看著他的眼睛告訴他,她是真的不討厭丈夫的愛熱鬧。)
看到這,金媽及時地喊停,不然爭吵又要升級。於是,我接著丈夫剛剛的問題問妻子,妻子的回答是“不討厭”。同時,我也一步步深入問題的核心。
我接著問道:“既然不討厭,那你想一下當時跟丈夫溝通時的方式是怎樣的?”
“我說話的語氣不好,每次都是用指責、抱怨的方式。”妻子也回答說。
“那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而不直接表達呢?”我追問。
妻子反問道:“這還用直接表達嗎?他不了解我怎麼還娶了我,不了解我,這日子怎麼過?”
聽到這兒,金媽說:“夫妻相互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並不意味著要把溝通變成猜謎遊戲。”
女人在婚姻中最可怕的就是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卻要拐彎抹角地用生氣的方式表達,換作我是男人,恐怕我也受不了。這也是金媽在自己的婚姻中總結出的經驗。男人是比較直接的動物,而女人有時候過於拐彎抹角,這就是導致他們之間出問題的地方。不是三觀不合,而是妻子沒有直接表達,沒有對丈夫的善意做到尊重,同時也沒有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要。
比如,妻子可以這樣跟丈夫說,“如果下一個生日,你能跟我單獨相處,我會更開心”,或者說,“親愛的老公,我特別需要跟你單獨過一個生日,我特別希望你買一枝花給我,我特別希望咱倆去重溫舊夢,一起看一場電影”。記住,如果你心平氣和,心存愛意,用你們之間能夠讀懂的方式表達一份心願,我相信,他也會欣然接受。因為你是那麼的懇切,應該沒有哪個丈夫會打擊這樣一個妻子吧。
或許,有一些比較耿直的丈夫還會給妻子過兩個生日,陽曆生日由老公安排,比如還是生日聚會,延續之前的模式,畢竟每年都習慣了,突然一改,恐怕親朋好友也受不了。然後農曆生日聽妻子的,跟妻子享受二人時光。
說到底,只要我們不互相嫌棄、不抱怨、不猜疑,那麼有很多方法能夠化解夫妻之間的衝突。最起碼你不會把一個原本快樂歡喜的日子演變到吵鬧離婚的地步。因此,學會有效溝通是十分重要的,而溝通的前提永遠是信任、理解、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傷害別人。
最後,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的話,那麼,金媽認為只要有人關心你,不管他送什麼禮物,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留一個底線,即使沒有滿足我們的需要,那他也是在關心我們,也滿足了我們被關心的需要。我想,擁有這個底線,你就是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