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如果你喝水喝太少或是常常久坐不動!小心,心靜脈血栓會找上你!

老張當了十幾年司機,今年已經46歲了。老張平日里除了開車,就愛好點煙、酒;像多數中年大叔一樣,也不怎麼愛運動。為了避免老是找地方上廁所,老張還很少喝水,基本上在車里一坐就是一整天。然而,最近老張總感覺小腿肚子又酸又疼,一陣一陣的,還有些腫,不光坐著難受,站著也難受。老張以為是“淤血”了,想著泡泡腳、捶捶腿會好些吧,結果也不見好轉。老伴說還是去醫院看看吧,老張想著先忍忍,結果沒兩天實在忍不住了,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診斷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可是讓老張疑惑的是,拖了這麼多天後,剛到醫院看病檢查還沒開始治,腿疼居然輕一些了,那這個時候還要不要治療呢?血栓會不會自己就“化掉”了呢?

喝水少、久坐,為什麼容易得下肢深靜脈血栓?

很多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都有類似老張的經曆。先看看醫生為什麼懷疑老張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第一,這是個46歲的中年男性,職業是司機,為了避免頻繁上廁所,采取了少喝水的辦法。那麼,喝水少就會導致身體缺水,血液濃縮,血液就有聚集成血栓的傾向,也就是所謂的高凝狀態。

第二,老張平日里嗜好抽煙、喝酒,不怎麼運動,血脂水平就比較高,而且煙酒特別是煙堿對血管都有刺激,常年累月下來,血管內壁就容易滋生血栓。

第三,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程度評分表中,有一項評估是“是否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也就是說,如果患者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而且位置比較狹窄,腿上就容易長血栓。比較常見的如經濟艙綜合征,連續坐好幾個小時(一般≥6小時)的飛機經濟艙,位置狹小,也不便於走動,下肢的血液無法順暢回到心髒,就容易在小腿聚集,形成血栓。老張雖然不是坐飛機,但是他整天開車,同樣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第四,老張的症狀比較特別——腫脹、酸痛,一陣一陣的,坐下、站立都不見好,泡腳、捶腿也沒有緩解,這是下肢深靜脈血栓最常見的症狀。

綜合這四點,就能高度懷疑老張得的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疼痛有何特點?

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疼痛非常有特點,大概50%~60%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都會腿疼,而且不管血栓長在小腿還是蔓延至大腿甚至是大腿根,一般疼痛都集中在小腿深處。下肢深靜脈血栓引起的疼痛與淺靜脈炎不太一樣,淺靜脈炎的患者可以看到下肢皮膚順著血管的方向,有一條紅線,通常在腿部內側,大腿、小腿都會疼,而且主要是淺表血管周圍疼。

拉傷也會導致腿疼,跟下肢靜脈血栓怎麼區分?

教您2個在家就能用的小方法——Homans征(直腿伸踝試驗)和Neuhof征(腓腸肌壓痛)。

直腿伸踝試驗

患者躺在床上,伸直雙腿,腳尖盡可能往上勾,如果小腿肚子疼,表示Homans征陽性,這說明疼痛百分之八九十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引起的。

腓腸肌壓痛

患者仰臥在床上,放鬆下肢,讓別人把手放在小腿下面,按壓小腿肚子(腓腸肌),如果感到小腿肚子特別緊實有韌勁兒,或者有硬疙瘩,患者感到痛,表示Neuhof征陽性,進一步提示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

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