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健康

胃癌前三大癌症之一,最傷胃的四個習慣你知道幾個!不想得快來看!!!

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大家好,我是Ant小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要討論的胃癌前三大癌症之一,最傷胃的四個習慣你知道幾個!不想得快來看!吧!

 

所謂“十胃九病”,說的是10個人裡面9個都有胃病。中國是胃癌的發病大國,據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2014全球癌症報告》,全球42%的胃癌發生在中國。胃癌成為國人癌症發病率前三的癌症。專家提示,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變成癌細胞的,從最開始的胃炎到最後的胃癌,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這四步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source: toutiao)

 

N漫畫 張利昌

專家介紹,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個很普遍的胃病。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無一例外會得到這麼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醫師很難見到“胃、十二指腸未見異常”的正常胃鏡報告。

事實上,胃鏡報告中的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也就是說,慢性淺表性胃炎距離胃癌還很遠。

胃黏膜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慢性胃病中有20%是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不會都變成胃癌,只是萎縮性胃炎變成胃癌的機率,比正常的高一點。如果治療得當,採取的保護措施好,大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不會癌變的。

胃炎反覆,胃黏膜修復再修復,結果胃裡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出現了“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往往被認為是癌前病變,也就是說還沒到癌的那一步,但如果再發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當然,不是所有腸上皮化生都會走到胃癌那一步,只是胃病到這一步,要更加小心呵護了,積極治療,不要再折騰自己的胃,是完全可以避免發展成胃癌的。同時,定期複查胃鏡很重要。

胃最怕這四個字

【快】吃飯快,狼吞虎嚥,食物咀嚼不細,會對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很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還會造成胃動力下降。久而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有癌變的可能。

 

 

【飽】長期飽食有使人體的免疫功能過早地衰弱或減退的可能性。長期飲食過量會使腸、胃等消化系統時時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造成其功能失調,可能生病得癌。

【燙】很多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食物。當黏膜細胞出現病變後,有可能引起癌變。

【鬱】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覺得委屈的時候,心裡就“堵得慌”,不想吃飯。人在心情委屈時,不良情緒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直接導致胃腸分泌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護層受損。

以下七招最護胃

胃鏡應該年年做

不管你是身體健康還是已經有胃部不適,胃鏡檢查應年年做。

近半數早期胃癌患者沒有任何症狀,等到出現胃疼、腹脹、不想吃東西等症狀時,胃已經被癌細胞侵襲到中晚期了。

越是覺得自己身體好或是年輕人,一旦發現患有胃癌,進展為中晚期的可能性非常大。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覺得自己身體好,偶然出現胃部不適也不重視,扛著扛著就把一個早期能解決的病拖到了晚期。另一個是年輕人雖然體力好、代謝快、免疫力高,但能突破防線的腫瘤惡性程度也會更高、更凶險。

排除幽門螺桿菌

國際衛生組織認為幽門螺桿菌是Ⅰ類致癌原,幽門螺桿菌會讓胃病久治不愈,胃炎反反覆覆,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有效降低39%的胃癌風險,可謂早期胃癌的一級預防策略。有資料顯示,中國人幽門螺桿菌(HP)感染率約為60%。所以胃病總不好的人,一定要查查幽門螺桿菌,看看是否需要殺菌。

檢查體內是否有幽門螺桿菌,可以使用碳十三呼氣試驗的方法檢查,消化內科即可完成。

 

 

五類食物要少吃

(1)醃製食品,包括鹽漬的蘿蔔、肉類醃製品等。

(2)煙燻和油煎食物,特別是肉類煎炸、燻烤的食物。

(3)黴變食物。

(4)高鹽食物。食鹽會損傷胃黏膜。

(5)酒。

吃大量新鮮果蔬

通過攝食大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C,已被多個國家寫入癌症預防的膳食指南中。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胃癌高發區的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C能夠阻斷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主要有獼猴桃、橘子、西紅柿、辣椒、青菜、苦瓜等。

生吃大蒜

 

 

吃大蒜可能對胃癌有防護作用。經調查發現,我國胃癌低發區域山東蒼山縣的居民經常吃大蒜,年人均大蒜攝入量是胃癌高發地區山東臨朐縣的6倍。

大蒜防胃癌是因為大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蒜素,它可降低體內致癌物形成,但是大蒜必須生吃才有預防的作用,熟吃或是醃製食用效果都不好。

控制體重也是防胃癌

控制體重,不僅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益,還對預防癌症特別是胃癌有益。隨著肥胖者人數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來越多,胃的近端反反覆覆被反流上來的胃酸刺激,患癌的機率明顯增加。

關注是否有胃癌家族史

對於癌症來說,遺傳因素是眾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環。因此有胃癌家族史的要早期篩查。

老祖宗推薦的養胃食物

其實,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意識到了養胃的重要性,並對一些能夠養胃的食物做了記載。今天,為大家介紹幾種老祖宗推薦的養胃食物。

【南瓜】據《滇南本草》和《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也就是說,南瓜對於養護脾胃很有好處。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適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南瓜烹飪方法多樣,可蒸食、熬粥或煲湯。

【小米】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本草綱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的記載。從營養方面來看,小米特別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鐵和維生素B1含量高於小麥、大米和玉米,特別適合孕婦、哺乳期女性食用。小米的膳食纖維含量在粗糧中偏低,口感細膩而容易消化,也適合6個月後的嬰幼兒食用。小米可單獨熬煮成粥,也可新增大棗、百合等熬成營養粥品,還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飯”。

【紅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書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現代研究表明,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腸胃。此外,紅薯富含大量的胡蘿蔔素,對兒童以及老人的視力都有益處,並且還富含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紅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來熬粥。

【山藥】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歷代古書對山藥的平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山藥吃法多樣,可將山藥與大米、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後與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還可將山藥蒸熟後製成藍莓山藥食用。

【姜】中醫認為,生薑汁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薑“去冷除痰,開胃”。生薑在中藥中常用以治療噁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幫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薑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經末梢,引起胃腸蠕動,增加唾液、胃液和腸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健脾胃、增食慾。姜除了用作調味料外,還可以用來泡水喝。

 

健康的價值,貴重無比。它是人類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時間、血汗、勞動、財富——甚至付出生命的東西。 歡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留在下分享文章喔!那麼我們下次見!我是Ant小編!請追蹤拒絕黑心,為健康把關喔!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