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綠葉中的紅花,力壓劉德華、梁家輝!憑著這本事,他可以月入五十萬!

以前一邊拿那份錢認真做那份事情的李立群經常在台灣演小丑,卻一點都不覺得心酸。他說:「小丑有高有低嗎?你演得很棒了,觀眾就不會辜負你。」
不過,即便獲此殊榮,當時,他還是每天晚上抱著禮服,靠在台北大小夜總會不停趕場,賺著每月四五十萬新台幣的進賬,「我認為走秀也是靠表演的本事,得去鍛練。」
年輕時如果聰明,老了就不用動腦子
年 輕時,曾是航海科班出身的李立群牛逼時曾駕駛2萬噸級別輪船行駛至澳大利亞。當時他覺得航海這個事情「太好玩了」,但跟船長聊天,卻發現船長一天到晚拉著 個臉——船長有兩個孩子,他們22歲畢業時,他數數自己只見過他們22面,「一年見一面嘛。」李立群覺得,這種跟血親脫節的感覺太悲傷,幹嘛還全力以赴地 奔它?趕緊改行!
「我們班的人後來才慢慢發現人類不適合長期在海上漂泊,陸續改行了……我是第一個發現,第一個改行的。」說起這個他很得 意,好多事在年輕時就已想明白了。對於從事過七八個行業的李立群來說,年輕時就能有的聰明並不難,他碰到過許多可以被他尊稱為老師的人,而那些文學系、戲 劇系的「老師」提點過他,聰明的他也聽得進,「沒有他們,在表演這條路上我就不可能一直堅持到今天。」
闖江湖,跑碼頭
李 立群曾在他的書裡寫道,「聽得多,看得多,知道得多了以後,就是練得不多,但也開始偶爾能夠與人辯論辯論,胡亂地用嘴巴來切磋切磋,在彼此偶有所得的神彩 中,以為這就算是接近武術了……但是無論如何,你不可以說這種人,他是終其一生、只能算是個藝術創作的『愛好者』!」他一邊老道犀利地寫下自己的真實感 受,一邊說,「那就太得罪人了。」
李立群強調不能忽視人的可能性,他覺得說得最好的話,應該類似於這樣:「在這個『感謝過去』、『珍惜現 有』、『盼望未來』的美好因緣裡,這些人,就像是林中的巨木或者小草一般,有著同樣的生命的莊嚴,不分高矮,迎向蒼天,與什麼永恆,搞上一點什麼關係的見 證等等。」得有大眾最能接受的腔調,除此之外,不能亂說。「相信我,在這一點上我吃的虧可大了。這年頭半調子太多了,我大概就是個經典,闖江湖,跑碼頭, 靠那點表演的經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戰且走了30餘年;還好,娶的老婆,生的孩子,都比我強。這太重要了,否則我都找不著方向了。」
李 立群的身份跟舞台劇脫不開聯繫。當年,做完海員的他嘗試過五花八門的工作,二手車店銷售、蛋糕店送貨員、地毯公司職員、盲人按摩院司機、汽車噴漆工人…… 最後他決定還是做了一名演員。「在海專時,我已經因為在青年劇團的表演而小有名氣了。」一張紙的台詞,在舞台上也就幾分鐘的表演,卻能讓表演指導老師汪其 楣跟李立群磨整整一個月,青年劇團就是這樣被一群名師調教著,也令電視公司對那一撥的學生演員很是青睞,「電視公司的人不斷地找我,歡迎我去,希望我 去。」因此,李立群一出道就是一線演員,但他卻在相當長時間裡從內心厭惡電視劇,在他看來,那是破壞表演的一種方式。
入行第三年,李立群憑著電視劇《卿須憐我我憐卿》獲得了台灣電視最高獎——金鐘獎最佳男演員。不過,即便獲此殊榮,當時,他還是每天晚上抱著禮服,靠在台北大小夜總會不停趕場,賺著每月四五十萬新台幣的進賬,「我認為走秀也是靠表演的本事,得去鍛練。」
在 一次跑場的間隙,李立群在蘭陵劇坊看到了由賴聲川導演的新戲《摘星》。這出關於智障兒童的話劇,是由參與該劇的導演和演員用一種即興創作的方式集體完成 的。李立群覺得,賴聲川有可能讓自己再次回到舞台,「我放棄舞台進入電視劇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舞台劇界已經沒有什麼人讓我更進步了,我也不能提供給他們 什麼幫助。」如他所願,由他和賴聲川、李國修創辦的表演工作坊在1984年誕生了。坊字,是為了強調劇場藝術的手工質地和創作美感,而確實,在最好時期, 金士傑、劉亮佐、蕭艾、丁乃箏、馮翊綱、趙自強等幾乎台灣最優秀的舞台演員全云集在此。
多年前,當李立群準備轉戰成為演員時,爸爸問他,「你又不是俊男,你演戲幹什麼?」非俊男的李立群開始強調表演功力,他在表演工作坊的第二部作品《暗戀·桃花源》裡演的老陶,至今仍是他舞台生涯最經典的角色之一。
「做 過舞台表演的人大概都覺得舞台表演讓自己更完整了,能讓你排戲時跟你的演員、你的導演一起塗塗抹抹去思考一些問題,但電視劇沒有時間讓你去思考、改錯誤、 想答案,甚至沒有時間去找問題,包括編劇都沒時間去想劇本都是似曾相識的,你只能趕快去做。」他覺得,表演需要細火慢燉,在一個極短的時間裡完成眾多的事 情,是快速如泡麵的電視劇才幹的事。而對電視劇的這種態度,讓他用了很長時間和自己較勁,也讓他最終與有11年交集的表演工作坊合作夥伴賴聲川分道揚鑣。
演得再好也不必留戀
硬 著頭皮在內地拍了10多年戲,如果否定了電視劇,也就否定了自己的生存環境。快速就是電視的行業特色,「你改變不了它,你去改它就被氣死了。所以你只能去 順著它走,因勢利導、順其自然,用你的經驗去解決那個劇本的問題,你才能走到三千集,要不然你走到一千集就黔驢技窮了。」
他坦誠既需要賺 錢,也再無其他門路,「唯一愛好就是演戲。」不會打麻將,也不會玩骰子的李立群,只要一演戲馬上什麼都會,現學現賣,有模有樣。(非常推薦他參演的電影 《黑金》,電影第一主角是劉德華,但是最出彩的卻是梁家輝,而李立群在戲裡難得的可以與梁家輝分庭抗禮,將「部長」那個角色演繹的精彩至極。)
雖 然戲差不多,但各個劇組人、環境都不一樣,「它帶給我金錢,讓我能養家餬口,這是我感恩的地方。」而舞台劇對於他則是另一種劇本時間裡的閱歷,讓他有紮實 的表演經驗。在演了三千集電視劇,兩千多場舞台劇之後,李立群終於對電視劇沒有那麼反感了,「電視劇的經驗,有時候會幫助到舞台劇,會有一點點的。」他偶 爾還會演演舞台劇,因為電視劇消耗得太凶,「舞台劇可以慢慢找回來一點」。
63 歲的李立群樂於坦誠,無論是去《中國喜劇星》當評委還是面對媒體採訪,他都很敢講,他說,「不敢不講啊,不講不是更做作嗎?講了又不丟人。」他也曾勸慰自 己,演得再好也不必留戀,演得再不好也要把它忘了。他用射箭的目的來比喻演戲,在他看來,射箭最大的目的是射中自己,把自己搞定,但他也最能明白,演員的 一生不可能箭無虛發,這是經驗,也是真理。
喜劇一直都是很高的位置,只是少有人做得到了。如果能讓一個嚴肅的政客看了你的喜劇作品會哈哈大笑,那你厲害啊,最不愛笑的就是政客啊。能讓政客都笑了,那你就很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按個讚並分享出去!祝福李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