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肚裡長活蟲!醫生說和這個習慣有關,很多人都可能中招,可千萬要小心!

原來,阿紫自幼喜歡與貓相伴,甚至抱着寵物睡覺。專家推測,寄生蟲在體內長十多厘米長,至少在體內長了好幾年。
醫生告訴你,養寵物千萬要注意這些病↓
養寵物貓三次長寄生蟲
21歲的阿紫(化名)是省城一名在校女大學生,最近發現右腹皮下有一個小包塊,特別是晚上,經常有瘙癢感。看過醫生、吃過抗生素,但症狀一直沒有消除。
「現在寄生蟲發病率很低,醫師很容易把這種小包塊當做普通的脂肪瘤或炎性包塊來處理。」南大一附院普外科鄭東輝醫師介紹,他與超聲科的醫師對阿紫的病情進行了會診,在詳細追問病史後,得知阿紫小時候就喜歡養寵物貓,曾有兩次感染寄生蟲的病史。根據超聲圖像,醫生終於發現包塊中竟然藏着一條盤繞的寄生蟲,還會輕微的蠕動。最後成功在阿紫皮下脂肪內取出了一條長十多厘米的寄生蟲。
關於裂頭蚴
超聲科朱皖醫師介紹,取出的寄生蟲屬於「曼氏迭宮絛蟲」的幼蟲「裂頭蚴」,呈白色的長帶狀,這種寄生蟲成蟲終宿主主要是貓和犬,幼蟲的第一中間宿主是劍水蚤,第二中間宿主主要是蛙、蛇、鳥類等。人類感染「裂頭蚴」的途徑通常是食用了沒有煮熟的蛙、蛇、雞、豬肉等,也可以是接觸了寄生蟲幼蟲,通過粘膜或口腔、眼粘膜進入體內。
寄生蟲對人的危害
鄭東輝說,類似的病歷國內也有發生,常見寄生於人體的部位依次是:眼部、四肢軀體皮下、口腔頷面部、腦和內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腦內寄生,往往會引發癲癇、頭疼、癱瘓等症狀,又極易誤診,甚至有生命危險。
為什麼寄生蟲會傳播到人體身上?
南大一附院檢驗科孔蘊源醫師介紹, 寄生蟲是個大家族,據統計,全國大約有120多種寄生蟲,與養的寵物相關的有弓形蟲、蘭斯賈地鞭毛蟲、結膜吸吮線蟲、犬復孔絛蟲、微小膜殼絛蟲、藍氏賈第鞭毛蟲等。除此之外,醫學節肢動物,例如跳蚤、蟎蟲、蜱等,也是寵物身上常見的寄生蟲。
孔蘊源介紹說,弓形蟲主要寄生在老鼠體內,吃過寄生蟲的貓和蛇也容易攜帶。「貓一旦感染後,它的皮毛、糞便以及活動範圍內都會留下病菌。如果主人與貓密切接觸後沒有徹底清洗雙手就吃東西,或者邊吃東西邊逗貓,就容易感染。」
那即是老鼠→貓蛇→人類
孕婦染弓形蟲病寶寶可致畸
孔蘊源說,弓形蟲病主要對孕婦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影響較大,如果在懷孕早期感染弓形蟲病,容易造成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等。」孔蘊源解釋說,還有經過化療的癌症病人,容易加速病情發展,以及接受過器官移植的人等,比較危險。
除了少接觸寵物,也最好不要生吃肉類。「一般的三文魚、醉蝦等生吃是不會有風險的,如廣東一帶流行吃生肉片,包括生吃青蛙、蛇等,就很容易染上寄生蟲。」孔蘊源說,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有些女性還會用蛙皮、蛇皮敷臉上,認為可以美容,寄生蟲通過毛孔侵入身體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提醒
1不要把寵物放到被窩裡
專家表示,為了降低感染幾率,應儘量減少與寵物的過度密切接觸,「尤其是與寵物接吻,或把它們放進被窩裡等行為都不太合適。」
2定期給寵物驅蟲
除了人自身,良好的衞生習慣對於寵物也非常重要。「應定期給寵物洗澡,注意給寵物通過服用驅蟲藥體內驅蟲,以及使用殺蟲劑體外驅蟲,還要注意為寵物接種疫苗。」,在城市,寵物衞生相對好一些,在農村以及偏遠地區,則相對較差。
3有兒童家庭不建議養寵物
寵物引起的傳染病有時會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專家建議,有兒童的家庭不宜飼養寵物,避免親密接觸寵物。
寵物可能引發哪些病
貓可能引起潰瘍
在貓和狗身上,可能會有一種可引起潰瘍的微生物細菌。這種細菌通過唾液進行傳播。
寵物龜會傳播沙門氏病菌
爬行動物的皮膚里潛藏着沙門氏菌,它們接觸每樣東西都可能會留下病菌的痕跡。如果任由你的寵物龜、甲殼蟲在傢具、地毯上爬來爬去,或是在廚房的水槽內清洗它們的籠子時,那些物品表面就可能被沙門氏菌污染。這些細菌在正常環境中可存活10個月左右。沙門氏菌會引起腹瀉、發燒、胃絞痛等,並極可能在家人中反覆傳染。
狗可能是鏈球菌的攜帶者
狗身上潛藏着各種類型的鏈球菌病毒。為了防止寵物將病菌傳染給人體的可能性,在與狗玩耍後,務必要及時洗手。另外,也要避免狗的舔吻。
鴿子可傳染腦膜炎
鴿子或家禽可傳染禽流感,患者表現為乾咳、發熱和肌肉疼痛。鸚鵡能傳播鸚鵡熱衣原體。
看完簡直嚇死寶寶了,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衞生安全啊。趕緊轉給愛養寵物的朋友看,帶着家裡的「寶貝」去檢疫吧~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