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孫子回家吃飯,高興的爺爺做了料理餵給他吃。沒想到孩子嘴巴腫脹還長出紅疹!結果送去醫院竟差點毀容!爺爺知道真相差點心碎......

上週末,住在城裡面的亮亮隨父母回鄉下看望爺爺奶奶。

聽說孫子愛吃蝦,爺爺特地到菜場買來新鮮的河蝦,掐頭去尾清理乾淨再油炸,小傢伙果然吃得帶勁,不一會就吃下十多個。誰料一個小時後,孩子就又哭又鬧,一瞧臉上紅疹騰地長了四五個,眼睛腫了,鼻子也腫得發亮。

一家人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兒科就診——是海產品過敏引起的蕁痲疹症狀。


小知識(來源)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會使病人的皮膚出現極癢的膨疹,有如蚊子叮了一般的腫塊,雖可自行消退,但常反覆發生,來去有如風一般,故又俗稱「風疹」。

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約百分之二十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這樣的皮膚腫塊……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並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

有時這現象位於較深層部位的血管時,皮膚的腫脹會加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如不幸發生於喉嚨,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



因為孩子的體質原因,孩子臉上的疹子可能會留下傷疤,沒有辦法淡掉。

孩子服了抗過敏的藥,病情已好轉。

「孩子以前經常吃蝦都不過敏,怎麼突然過敏成這樣?」亮亮的奶奶不解。

2岁男童吃过午饭后竟出现过敏惨遭毁容,罪魁祸首竟是“它”!

醫生解釋,其實是否過敏並非一成不變,尤其對幼兒來說,有的食物起初過敏,但隨著生長發育、體質增強,再進食又可能沒影響。

海蝦屬寒涼陰性食物,其 力度應該比河蝦更猛,亮亮食用海蝦不過敏,與個人體質差異和食用的量少有關,但他從沒接觸過河蝦,陡然食用過量,身體無法適應。

2岁男童吃过午饭后竟出现过敏惨遭毁容,罪魁祸首竟是“它”!

蝦好吃又無刺,孩子們都愛吃。蝦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在給寶寶添加水產類輔食時,很多媽媽首先會把蝦買回來剁得碎碎的餵孩子。

尤其是酒席上,一些媽媽們會搶著把蝦往孩子碗裡夾,很快一掃而光。

2岁男童吃过午饭后竟出现过敏惨遭毁容,罪魁祸首竟是“它”!

其實這樣做很危險。
因為幼童免疫系統發展尚未成熟,建議3歲以下幼童勿過早進食蝦蟹海鮮等高危致敏食品。

幼兒過敏反應切不可大意,嚴重的反應會速發喉頭水腫,造成呼 吸困難,影響生命體徵。一般情況下,如果進食蝦類後,年幼的孩子表現出精神狀態不佳,哭鬧不停,皮膚起紅疹,劇烈腹痛時,家長就要留個心眼了,會不會是食 蝦帶來的過敏反應。

最後要指出的是,在海鮮的在吃法上,與成人相比,兒童更應注意這樣三點:

1、味淡些。

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小朋友,由於腎臟功能尚未完善,不能排除滯留在體內多餘的鈉,因此吃得過咸,會為今後誘發腎病和高血壓埋下禍根。再者,有關研究表明,兒童吃鹽過多還會影響機體對鋅的吸收,同時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所以,兒童飲食(包括吃海鮮)以清淡為主,不宜過鹹,以減少鹽的過多攝入。

2、油少些。

兒童消化功能相對較差,而海鮮是高蛋白食物,再吃進過多的脂肪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症狀。有關專家指出,經常食用這種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體內熱量過剩,不僅會導致孩子身體發胖,而且還是誘發兒童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2岁男童吃过午饭后竟出现过敏惨遭毁容,罪魁祸首竟是“它”!

3、辣勿多。許多人吃海鮮時喜歡加辣。

但是,兒童消化道黏膜嬌嫩,過辣的食物對其是一個極大刺激,容易造成傷害。同時,辣椒之類屬於熱性食物,過多攝入易引起「上火」,出現頭痛、咽喉發炎以及便秘等不適。

小孩子的身體還在長,一不小心就會有什麼意外發生!所以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寶寶吃的食物,並不是吃過的食物就沒有問題!請分享出去,讓更多媽媽知道這點喔!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