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政治

存錢和不存錢的人,晚年生活有區別嗎?聽聽2位老年人現身說法

對於存錢,社會上有兩種觀念,一種人崇尚及時行樂,喜歡掙多少花多少,甚至透支消費。
他們認為錢只有花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銀行卡里的數字再多,那也只是躺在那裡的一串數字,並沒多大意義。

還有一種人,他們珍惜自己掙到的每一分錢,秉承勤儉節約的原則,在生活當中能省則省,
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往往能夠讓積蓄積少成多,在他們老年時,銀行卡上的數額不菲。
那麼,對於金錢觀迥然不同的年輕人,他們到了老年時,生活會有什麼不同?
他們對於自己年輕時的金錢觀是否認同?聽聽兩位老年人現身說法。

張阿伯:

我今年七十歲,目前存款一百二十萬,雖然我有百萬積蓄,但我仍然覺得太少,雖然我一輩子都在存錢,但我一點都沒覺得有多苦,反而樂在其中。

我的老伴總是數落我,說她這輩子跟著我從來沒好好享受過生活。我覺得她真的是頭髮長見識短。
如果一個人從年輕到年老,從不用為沒錢花而發愁,那種內心滿滿的踏實感,不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我們家裡目前是我在管錢,老伴從年輕那會兒就把所有收入交給我打理,我倆剛結婚的時候,一直是老伴管錢,可過了三個月之後,我們家不僅毫無積蓄,她還找娘家借了幾百元錢。
老伴是個兜里裝不住錢的女人,她只要一出門,就看到什麼都想買,雖然她買的東西都不貴,但綜合起來就是一個大數目。

自從她管錢負債之後,,我就收回了她的財政大權。哪怕她心裡不高興,我也沒依著她。
我覺得足夠的積蓄是一個家庭興旺的根本,如果只是一味的花錢,當時可能會很爽,但把錢花光的背後,就全部都是不幸。

自從我管家之後,就一直秉承寧缺毋濫的原則,家裡的東西我只買好的不買貴的,從不追求名牌,只要買的東西質量過關,經久耐用就行。
我們家九十年代買的冰箱,現在還在用著。

雖然冰箱外殼早已失去光澤,表面還有些劃傷,但並不影響它的使用。
妻兒勸過我很多次,讓我把冰箱給換掉,說這種老式冰箱放在家裡實在有礙觀瞻。
他們說一次,我就會把他們狠狠的罵一次,我罵他們腦子壞了,好生生的冰箱,憑啥要換?
讓買新冰箱的錢躺在銀行卡里,多賺點利息不好嗎?

我知道老伴和兒子都不喜歡我,覺得我過日子太節約,他們跟著我沒享受多少現代化生活。
兒子讀書時,同學們都用著筆記本電腦,我們家卻是最簡陋的台式電腦。
我很少給妻兒添置新衣服,覺得衣服只要沒穿爛,那就是一件好衣服,至於它的樣式流不流行,那從來都不是我考慮的因素,我認為衣服的首要功能是保暖,而不是追求樣式好看。

雖然我們一家人沒有享受太多的現代化生活,但家裡銀行卡不斷增長的數字,卻帶給我們莫大的欣喜,那才是比任何物質享受都更加暢快的感受,是穿多少新衣服,吃多少美食都比不上的高層次享受。
正因為我的勤儉持家,我才能在兒子談婚論嫁時,不會因為缺錢而愁白了頭髮,可以毫不露怯的給兒子買房買車,讓所有人對我刮目相看。

如今我和老伴到了晚年,不僅有自己的房子,還有一百多萬的積蓄,這些錢無論我們怎樣花,都足夠讓我們過一個富足的晚年。
這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我年輕時的量入為出,才換來今天的好生活。

顧奶奶:

我今年雖然已經七十二歲了,但目前的存款依然為零。
我老伴去年因為癌症轉移去世,如果不是因為沒錢,如果能讓他好好配合治療,他就不會那麼快就離開人世。
我和老伴年輕時都是非常會享受的人,那時候我倆每月一發工資,就各種吃喝玩樂,我們下館子盡撿貴的點,覺得越貴的菜就越能體現出我們的品味。

我們還特別捨得花錢打扮自己,什麼衣服時髦就買什麼衣服,衣服穿兩年過時了,就毫不猶豫的扔掉,再去買新款衣服。
為了不降低生活質量,我們連孩子都沒生,將丁克堅持到底。
如今回想起來,我就感到非常後悔,如果不是我們年輕時花錢沒計劃,老伴就不可能那麼早就去世。
老伴剛知道他得了癌症時,表現得非常悲觀,他說自己沒錢治病,肯定會命不久矣,他讓我千萬不要藉錢給他治病,說就憑我那點退休金,根本填不上治療癌症的無底洞。

那時候我手頭有五萬元錢,那是我倆準備留著給老房子裝修用的。
我倆賺了一輩子的錢,卻始終沒錢買新房,我們住的房子還是九十年代單位分的公房,它早就破舊得不成樣子,但我們一直沒能存夠裝修房子的錢,所以就只能將就著住著。
為了給老伴治病,我將最後的五萬元全部拿了出來,這五萬元錢相對於癌症的治療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老伴僅僅在醫院住了二十多天,五萬元錢就全部花光。
我用五萬元錢給老伴做了根治手術,還做了三期化療。醫生說他手術做得很成功,後續只要堅持化療,再用一些藥物鞏固,就能夠有效延長他的生存期。
我也想給老伴好好治療,可我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隨著五萬元錢花光殆盡,等待我們的就只能是放棄治療。

老伴自從沒錢繼續治療之後,他就一直表現得很痛苦,他說癌症是必須要用各種治療手段來延長生命的慢性病,一旦放棄治療,最後的結果就只能是等死。
我哭著要賣掉房子給老伴治病,他說如果沒了房子,他還不如去死,
他說如果拖著病痛的身體,過著到處租房的漂泊生活,那就是生不如死。

他說只要我賣掉房子,哪怕他死了也不會原諒我,他還罵我傻,說我不能為了給他治病,就失去後半生賴以生存的住房。
老伴的去世,給我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的離去,也讓我對自己曾經的生活方式產生了質疑。
以前我總認為自己前半生吃到了自己想吃的,用盡了自己想用的,這輩子也算是值了。

如今我坐在空蕩蕩的房子裡,環顧四周,才發現自己如今的生活是如此淒慘。
老伴因為無錢醫治而早逝,僅有的五萬元錢也全部花光,如今我住在牆壁斑駁,家具破爛的老房子裡,卻毫無能力改變現狀。

我每月退休金二千八,這點錢除了維持生存的必要開支,根本剩不下多少錢,我生命的最後時光都將在貧困中度過,讓我想起來都會不寒而栗。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絕對不會再像從前那樣荒唐,那時候的自己太年輕幼稚,沒能預判到老年無錢時的苦楚。

如果我能早早明白存錢的好處,

就不會像今天這樣,過著孤苦伶仃、窮困不堪的老年生活。

結束語:

如今的年輕人,很多都沒有儲蓄的習慣,他們認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只需要保持足夠的掙錢能力就行,至於存不存錢,那並不重要。

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能源源不斷的掙錢,能夠維持住現金流就行。
不存錢的年輕人,他們普遍的觀點就是要享受當下,至於未來,就順其自然,等到未來再去做打算。

他們在充分享受金錢帶來的快樂時,卻從未考慮過風險因素。
那些沒有存款,選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年輕人,他們如果在工作穩定,身體健康時,維持住一定的消費能力,倒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但是,一旦他們身體有恙,無法繼續工作,或者因為工作或者生活出現變故,無法按月領到工資,毫無積蓄的他們就會陷入窘境,毫無抵抗風險的能力。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那些平日里花錢大手大腳的年輕人,他們一旦失去了收入來源,突然陷入拮据的狀態,就會感到度日如年,生活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美好。

有錢的老年人,他們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更高,對養老方式的選擇會更加多樣化。
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是僱保姆居家養老,亦或是去養老院養老,總之只要是能夠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愉悅,錢不會是影響他們晚年幸福的障礙。

沒錢的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很低,他們毫無能力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養老方式,

無論是僱保姆居家養老,還是去養老院養老,都會因為資金不足而無法實現,他們只能在貧困的生活中隨波逐流,晚年生活毫無保障。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要認為存錢是一種很low的想法,老一輩人「手有餘糧,心中不慌」的觀念,永遠不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淘汰。

老一輩人的思維雖然老套,但卻經得起時代變遷,很多看起來老套的觀念,在歷經多年之後,依然能夠驗證它的正確性。
很多人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就會發現當意外來襲,當自己突然得了重病、當生活出現變故之時,才能明白身無分文的的無助,才能深切體會到存錢的重要性。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