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兩性

孩子有「5個部位」很脆弱,再生氣也不要打! 看完這篇再去管教效果最好!

今天一早我媽打了通電話給我,說我們隔壁鄰居打了孩子一巴掌,居然把孩子打聾了,結果鄰居夫婦因為孩子正鬧離婚了。

說完鄰居的事,我媽也不忘提醒和警告我和先生。在生活節奏如此快的當代,養育孩子的確是件極其考驗父母耐力和智慧的事。而面對孩子的頑皮和不合作,許多人往往容易忍不住對孩子出手。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份報告稱:

全世界有多達80%的父母都打過孩子,更有相當一部分父母壓根兒沒把打孩子這件事當回事。

雖然明知道打孩子不好,但仍然覺得很平常,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能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三天不打,上樑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也有父母在打完孩子後表示:「孩子疼是真心疼,可打也是真打啊,我這脾氣一上來就控制不住,可打完又後悔。」

其實,有些看似不重要的部位,父母在生氣時打孩子,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尤其是這5個部位,家長再生氣也不要打!

1.不要打屁股
屁股肉多,打幾下也不會流血,所以很多人認為打屁股對孩子沒傷害。當小孩子不聽話、犯錯時,打一頓屁股是最簡單的事了。

曾看過一個新聞報導,一個爸爸打7歲兒子的屁股,最後導致孩子睪丸破裂。
很多人可能不信,就打了幾下屁股,怎麼會引起睪丸破裂呢?

據醫生介紹,這是因為睪丸離屁股很近,可能當家長在打孩子屁股時,孩子會下意識地掙扎、擺動,碰到了桌角等硬的銳利物體,導致了睪丸血腫或破損。

而打屁股造成孩子出現生命危險的新聞報導也出現過:
徐州一位單身父親,當再一次得知兒子在幼兒園不聽話時,為了教訓兒子,揮起木棒對著孩子的屁股狠揍,他覺得打屁股沒什麼危險,誰知,第二天早上喊兒子去上學時,才發現孩子已經氣絕身亡。

這些新聞報導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家長脾氣一上來,容易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打一氣,當造成大面積軟組織挫傷、有效血循環不良,導致血壓下降,甚至導致心腦肝供血供氧不足,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或神經性休克,就會造成生命危險。

而屁股上有很多神經,家長用力打孩子的屁股時,很容易損傷神經末梢。據相關研究顯示,相比不挨打的孩子,經常挨打的孩子智商要低5分,並且經常挨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暴力和心理問題。

2.不要打孩子後腦勺
大人一般不會刻意去打孩子的後腦勺,但大人站的高度上是最容易打孩子的後腦勺了。

曾看過一個新聞報導:在陝西銅川,8歲的凌凌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她媽媽在檢查作業時發現有很多錯誤,一時生氣,就伸手打了女兒後腦勺一下。凌凌哭了,媽媽也心軟了,就給她拿來了凌凌最喜歡吃的鳳爪,可是沒想到孩子過了一會兒就開始頭暈嘔吐,送醫後也沒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經過醫生確診是「顱內挫裂傷」致死。雖然打一下後腦勺孩子就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人的呼吸中樞在後腦勺裡,如果用力過猛,則會容易造呼吸中樞震盪,可以引起一些呼吸衰竭的併發症。

3.不要打太陽穴
曾看過一個案例,一個5歲的小女孩因貪玩不肯回家,媽媽一怒之下就點了一下孩子的太陽穴,並打了一下屁股,不成想孩子回家不久就出現了頭痛,口吐白沫的情況,整個人也是無精打采的。媽媽馬上送孩子去了醫院治療,這才康復。

其實太陽穴的位置比較特殊,是整個顱骨比較薄弱的地方,才一兩毫米,只要用力就可能損傷到大腦,在震盪下會出現骨折對視神經發育極其不利,特別容易導致孩子眼睛失明。

4.不要打孩子的後背
我們看電視劇時,一些酷刑就是用鞭子抽打後背。打孩子的後背,有人認為是「傷皮不傷骨」,其實不是添加皮外傷那麼簡單,會觸及神經的。

因為人的神經系統主要分布在後背,毆打孩子後背,易使其神經受到損傷,孩子的脊髓和脊柱發育得還都不健全,如果用力打還容易脊髓損傷,造成孩子成年後引發腰間盤突出等症狀。

不僅如此,後背同時還緊貼著五臟和六腑,如果大人下手重的話,不僅會給孩子後背的神經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使脾臟受傷。

5.不要擰孩子的耳朵
擰耳朵,打巴掌是很多孩子都曾受過的待遇,而耳根深處是腦幹和脊髓連接部位。由於孩子的耳根部皮膚、肌肉很薄,且發育也不完善,耳朵內的鼓膜在受到外力的情況下,容易造成鼓膜受損,影響聽力。且過度擰耳朵,也會導致心率增快、呼吸加快的不適感。

不是說上面5個地方不能打,其他地方就可以打了!

從長遠來看,打孩子只是一時控制住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內心自卑,內疚感消失,叛逆,性格粗暴易怒可能會是常態,甚至在孩子成年後,不會親近父母,反而會想逃離。打孩子,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只有弊端和更深層的弊端。
 

管教孩子請先做到心平氣和

家長和孩子力量對比懸殊,成人占有絕對優勢,打孩子也變得輕鬆容易,可是你要知道,打孩子絕對解決不了任何事情,除了能發泄一下你的情緒。

我相信家長的「氣」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在乎,才會失控,有時候脾氣一上來,就指哪兒打哪兒了,可是意外往往就來自於失控,失控之後,傷害切實發生了,卻沒有後悔藥可吃,也再難挽回。

其實讓你動手去打孩子,不是孩子犯的錯誤有多大,而是你被瑣事夾裹的情緒,在孩子的「錯誤」中被無限放大,從而一起發泄向了孩子。

所以請父母們在對孩子舉起手的時候,多想一想,你到底是在宣洩情緒還是真的要管教孩子。如果是要管教孩子,那一定要等到心平氣和時再開始。

就像心理學家羅納德說:「暴風雨般的情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真正的教育就是從父母管好情緒那一刻開始的。情緒穩定,心平氣和地管教孩子,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