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不爭的人,最富有
俗云:“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在《莊子》中,子輿和子桑是好朋友呀。
有一次,天上接連下了幾十天的雨,子輿知道子桑貧窮,
大雨綿綿,他一定沒地方去謀食,於是帶了飯去看子桑。
剛到子桑門口,就听見子桑像在唱歌,又像在哭泣。
只聽他唱說:“父親嗎?母親嗎?天啊!”
子輿聽他的聲音都變了。聲音微弱而急促。
子輿走了進去,問道:“今天怎麼啦?”
子桑道:“我病了。這幾天,我一直在想:
究竟是誰使我這般窮困?是父母嗎?是天地嗎?
我想不出來。父母對我沒有私心,天地對我更沒有私心,
那麼我的貧困,必然是命吧!”
人所無法選擇的遭遇,叫做命。譬如:
你生下來是個王子還是乞丐?
你生下來是一隻腳還是兩隻腳?這是人力無法決定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修道的人,就必須安命。
人因為短暫的享受而鬥爭不休,
雖然在獲取上可能有短暫的擁有、自豪,
但是在內心中卻更多的是傷痕累累、空虛寂寞,
在心靈上終究沒有因為物質之豐厚而有所安息,
所以不明真理的人生,就是幻影似的盲目追逐,
所得到的也只是幻影似的滿足而已。
佛曰:“功名利祿原是夢,虛榮到老一場空。”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清淨經》雲:“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
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道德經》貴生章云:“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為也,
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
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
人民因為看重權勢、利益,而輕視永恆的道德生命,
為了富貴、榮華,竟以犧牲自己永恆的道德生命為代價
來換取短暫的肉體享樂。所以追求錯誤的方向,
導致錯誤的結果,世人真假不分,以假當真,最終得不償失。
《大學》雲:“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此是撥亂反正,將本末倒置之局面挽回,
以假來修真,借假來成就永恆的生命。
“夫唯不爭,故無尤。”不爭的心是平靜的,
是祥和的,是自在的。常言道:
“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