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善良的人,命就好!

福來者福往,愛出者愛返;
善良的人,命也就好!

所有的付出,所有的隱忍,所有的堅守,
終有一天,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面對弱者,不動聲色援助,從而收穫善意。

善良是什麼?
善良是發自內心地對他人的處境表示同情,
照顧他人的心理感受,
並由此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

小雅是個單親媽媽,
獨自帶著兒子生活。

為了節省開支,
母子倆常常在食堂裡打一份飯菜,
帶回家吃。

這個小小的私心,
常常讓小雅要么提前幾分鐘,要么推遲幾分鐘,
在沒什麼人的時候,跟服務員悄悄說一聲,多打點飯。

起初,
食堂裡打飯菜的阿姨對此十分反感,
常常對她指指點點。

但小雅也不氣惱,
每次都帶著歉意,主動和大家打招呼。

時間久了,大家也都知曉了小雅的難處,
因為很多時候,小雅沒有時間來打飯,只能派兒子來。

這個十一歲的少年,陽光開朗,
每次進來打飯,都笑嘻嘻地喊著:
“阿姨好、阿姨好!”
每次打好包,都不忘說著感謝。

那種發自內心的真誠,
和小雅簡直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到了後來,
若是小雅和兒子在吃飯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去打飯,
甚至還會收到食堂阿姨打來的電話。

這對母子骨子裡的善良,
讓她們也收穫了同樣的善意。

小雅想要以此來教育兒子,
哪怕自己也是弱勢群體,
但並不妨礙,一個人,
對世界充滿善意,
對身邊那些同樣弱勢的人,
也表達出最真誠的善意。

如此,才能在遍布荊棘的世界裡,找到更多溫柔以待。

面對強者,誠心誠意請教,從而提升水平。

不嫉妒,真誠地分享他人的喜悅,
分擔他人的痛苦,也是一種善良。

這個世界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你不得不承認,
有的人,就是天賦比自己強,
而且,後天所擁有的的起點也比自己高。

如果這個很優秀的人,
就在你的身邊,
就是你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你是由衷地欣賞呢,還是暗生嫉妒呢?

善良的人,會由衷地欣賞他人的長處,
並虛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一次英語演講大賽中,
卉芳經過重重考驗,
終於和另外一位選手進入了冠亞軍對決。

比賽的題目,當場抽取,是即興演講。

正當卉芳在做著最後的準備時,
沒想到對手走到了她的面前,
向她請假即興演講的秘訣。

卉芳雖然自己也很緊張,
但還是耐心地解答了對方提出的問題,
當兩個人笑著結束交流的時候,
也就到了上場的時間了。

最後,卉芳以微弱的劣勢屈居亞軍,
但卻由此和冠軍成為了“患難之交”。

在後來的求學、創業過程中,
倆人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還一起創辦了語言培訓學校,
成為事業上的合夥人。

而之所以讓倆人雖然有分歧,
但骨子裡的善良,都讓他們能夠換位思考,
以心換心,於是,合作的路也就越走越寬。

面對小人,大氣凜然感化,從而遠離禍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永遠不是對付小人的終極“武器”。

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他心中只有自己,
一味地想要盤剝他人,來壯大自己。

而善良的人,總是具有很強的同情心,
寧可自己多吃點苦,以此來讓別人多受點益。

面對小人,
最能從根本上化解他的“小人之心”的,
其實,是用寬廣的胸懷,去感化他。

最終,喚醒他心中關於善的一面。

就像電視劇《佛陀》中講述的那一幕,
佛陀明知道有人給他的事物下了毒,
可當那人端著有毒是食物遞給他的時候,
他依舊不假思索地吃了下去,
並用他的死來啟示所有人,善行最終能夠感化惡行。

當然,作為普通人,
我們無需做這樣極端的“傻事”。

而只需常懷善心、行善言、做善事,
讓自己實實在在地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久而久之,
就會自帶一種正氣凜然的氣質,
就自有一種凜然不可冒犯的威嚴。

也許,
這種威嚴並不是面目嚴肅,
更不是趾高氣昂,
而是一種寧靜與淡泊的力量。

防人之心不可無,
害人之心不可有。

善良的人,
自有一股安靜的力量。

不吵、不鬧、不爭、不搶、不辯,
執著於心中的美好,
看上去傻傻的,
實際上,
才是那個收穫滿滿的人。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