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你可以接受孩子的另一伴是“單親家庭”嗎?」第二位媽媽的回答,超暖心!

如果說,我們人這一生,
有什麼東西是無法自己選擇的,
大概就是「出生」和「死亡」吧!

我們無從選擇自己,
會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裡,
也無法預測,自己會在哪個年齡死亡。

對於不可逆的缺失和遺憾,
我們要給予相應的包容以及尊重,
而不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全盤否定,
比如單親家庭之中長大的孩子。

在早期傳統的觀念中,
認為單親的家庭,背景通常較很混亂,
家庭觀念不足,做事情比較極端...

種種印象,深深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身上。

難道單親是自願的嗎?
很多時候,即使是單親,孩子並不是大多人想得那樣,
有的孩子,因為從小單親家庭,
反而特別懂事,而且也比較能幹!

不過相交於年前人,少思少想憑喜歡的談戀愛,
大人們往往考慮的多得多,走的路多,經驗豐富,
看法也毒辣有見解,為了孩子走岔路,插手再正常不過了。

針對「你允許孩子找單親家庭的對象嗎?」
我採訪了好幾位阿姨,從她們各抒己見中,第二位媽媽的回答真的好暖。

第一位宋媽媽:我不想再冒這個風險

我閨女大學時,談的對象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一開始我挺心疼他的,想著缺失父愛的成長,
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傷害,所以女兒對我說了後,
我還叮囑她以後多包容一點。

他倆找了三年,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女兒就率先帶男方來家裡做客。

小伙子有禮貌,有上進心,對女兒也包容,
這讓我和她爸爸都挺滿意,但他在我們這過關了,
我女兒卻卡在了男方媽媽那裡。

女兒說從進門開始,
對方就指揮她摘菜洗菜做飯,
還對她做的飯菜指指點點,飯後,又讓她洗水果,
使喚的團團轉不說,話裡話外還透著,
要伺候好她兒子的潛台詞。

比如「女人就該包攬家務,讓男人插手沒意思」、
「要是結婚你啥都不會,我就得和你們住一起照顧我兒子」之類的話。

作為母親心疼孩子是本能,
可別人家的孩子,難道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更令人寒心的是,他媽媽全程的表現,
男生一句話也不說,甚至還在一旁附和,
母子倆一唱一和,氣的我女兒回到家哭了好久。

就是這樣她也不願意分手,還是和男生吵架,
對方說他媽媽一個人,把他拉扯大不容易,
以後得多孝順不能忤逆等等,才打破了幻想,沒有繼續發展。

經歷了這麼一趟,我真不敢再冒險了,
畢竟女人結婚可是一輩子的事,嫁給了眼裡只有自己媽,
婆婆還難纏的人家,會有吃不完的苦。

所以為了避免媽寶男、愚孝之類的男生,
我不想再接受女兒,找單親家庭長大的對象。

第二位林媽媽:完全沒問題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去愛,對擁有的東西會倍感珍惜。

若我兒媳的成長缺失了一部分,
比如她缺了爸爸的愛,
我會讓兒子,在某些方面充當爸爸的角色,
讓她有安全感,要是少了母親的呵護,
就由我這個婆婆來補,給她噓寒問暖關心愛護。

前二十幾年的缺失,就讓後幾十年補齊全。
因為這本身就不是錯,
只不過是父母分開了不在一起生活罷了,
何況大人離婚小孩是最無辜的,我為什麼要去苛責不是責任的錯誤?

而且,在一種遺憾下長大的孩子,
她堅韌又勇敢,也體會到父母離婚,
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感同身受的她,
會在婚姻中學會如何去愛,怎麼珍惜。

我並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而是我的兒媳,確實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她從小沒有媽媽,由爸爸一人撫養長大。

現在我倆的關係情同母女,
她有次還對我說,當初來見我心裡特別忐忑,生怕我介意她的家庭。

聽到這句話我沒有感到好笑,
只有心疼,為了讓她消除缺失的自卑,
我一直在努力,做好一個婆婆以及媽媽的雙角色。

而我的兒媳,她顧家,會心疼人,溫柔也善良,
一點也不比健全家庭的孩子差一星半點。

「接受你的孩子,找單親家庭長大的對象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家長們都各有說詞,
正如同樣一個事情,不同的經歷,就有不同的見解。

兩位媽媽的回答,都沒有對錯,只是立場不同罷了。

各位家長們,無論你的回答是如何,
也希望面對孩子的戀愛,
爸媽們可以更心去了解另一個孩子,
而不要用舊有的印象,去看待一個孩子。

而單親的父母要正確教育孩子,
如果你因一點缺失就變相的溺愛、占有,才是毀了他。
給予恰到好處的關愛,讓他正常的成長。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