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別直接搶回來!聰明的家長都是這麼做的
		                            
		                        學齡的孩童
 都會有幾個玩具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可到了遊樂區、幼稚園裡
 玩具被其他孩子搶了,該怎麼做才好呢?
 其他的孩子也還小
 總不能大聲斥責孩子吧!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子的:
一個媽媽帶著孩子
 到餐廳裡的遊樂區遊戲
 玩到一半
 另一個孩子過來把他兒子的玩具搶走了
 可是兒子並沒有多說什麼
因為兒子本來就比較老實
 別人搶走了
 他也不會又哭又鬧的
於是媽媽
 又拿出了另一個玩具要給兒子
 而被搶走的玩具
 就暫時借給了來搶玩具的小孩
這時那個小孩又跑了過來
 表示也想要玩這個玩具
 媽媽就說:
 「你拿走了,小弟弟就沒有玩具可以玩了!」
 「不然你拿個玩具交換,互相玩對方的玩具呀!」
 這個孩子不肯,想當然媽媽也沒把玩具交出去
應該怎麼做才好?看看以下幾種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玩具被搶了,你會怎麼辦?
當孩子爭搶玩具時
 父母的態度和做法
 似乎離不開這三種
▼第一種
 坐視不管
 任孩子去折騰
 而且認為自家孩子能搶贏
 搶輸了再說
▼第二種
 強迫自家孩子分享
 或教育自家孩子寬容忍耐
▼第三種
 心疼孩子上前助陣
 “以牙還牙”替另一個家長“管教”孩子
 最後很可能上升成家長間的“鬥爭”
 在孩子面前大動干戈
其實,孩子爭搶玩具事小
 父母如何處理
 背後折射出的問題
 卻不容小覷
坐視不管
 只會讓膽小卑鄙的孩子
 更加不敢前進
 讓“恃強凌弱”的孩子
 更加的強勢霸道
忍氣吞聲
 只會讓孩子不懂拒絕
 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勇氣
越幫助孩子搶奪
 有可能會誤導孩子解決問題
 就要靠暴力
 而且剝奪孩子
 自我解決問題的嘗試機會
孩子爭搶玩具時,我們該怎麼辦才好?
看到自家孩子玩具被搶
 甚至孩子不哭不鬧
 我們做父母的多少都會有點心急
 替孩子感到委屈或者不滿
 更擔心孩子這種不懂反抗的性格
 會被人家欺負、容易吃虧
面對這類孩子,我們可以這麼做:
▼日常在家跟孩子進行情景演練
父母可以扮演搶人玩具的“壞孩子”
 教孩子捍衛自己的力量
第一步
 模仿伸手去搶時,就告訴孩子
 當我這樣做時,可以大聲說:
 「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搶」
 並且教孩子怎麼護住自己的玩具
 某種用一隻手藏在身後或舉過頭頂
 讓對方搶不著
 另一隻手隨時做好防衛
第二步:
 告訴孩子
 看到對方比自己高大時
 可以大聲制止的同時跑開
 避免被對方欺負
第三步:
 當玩具被搶後
 告訴孩子想哭可以哭
 鼓勵孩子自己的東西有權利去要回來
教會孩子說:
 「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搶,要先問我,我同意後你才能玩,或你想玩也可以,你可以拿玩具來跟我換」
情景演練的好處
 就是模擬真實的場景
 讓孩子感受這樣做的自豪感、愉悅感
 也可以讓孩子熟能生巧、說多就習慣了
 儘管膽子小
 也可以制止別的小朋友
你家的孩子也常常是這樣被欺負嗎?
 試試看這一個方式
 改善你家孩子時常被搶玩具的困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