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生活

「拒絕不簡單,但也不難」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討好別人

常常會這樣,要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別人,
並且還打從心裡覺得,
這是件很丟人現眼的事情。

天啊!千萬別這樣想,
因為只有合理的拒絕,
才能讓我們之間相處起來更加快樂。

三毛說:「不要害怕拒絕他人,
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
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
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
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
都是意料中的。」

小月最近辭職了。

原本能夠進入那個公司當實習生,
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但入職以後,她發現公司裡全是研究生、985高材生,
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二本本科生,
要學歷沒學歷,要技能沒技能,她十分沮喪,
害怕被公司的人瞧不起,擔心過不了實習期。

於是在公司的時候,她把自己看得很低,
只要同事有求於她,不管自己是不是有時間,
心裡是不是願意,都會答應他們的請求。

有的時候,明明她的事情也很多要加班才能做得完,
但同事讓她幫忙整理一份稿件,
她不敢拒絕,也不會拒絕,
只能晚上加班加點熬夜整理稿件。

第二天交了稿子,同事對她萬分感謝,
也誇獎她的稿件整理得很好,
於是乎她沉浸於這樣的認可和滿足感中,
暈乎乎地忘記了前一天熬夜的疲憊。

從小月的情形來看,她根本就是一個老好人,
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
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
從來不會對周圍的人說「不」,
努力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

這種強迫症已經嚴重影響到她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根據心理學家哈里特·布萊克的觀點,
這樣的行為屬於「老好人綜合症」的表現,
所以說,有時候不會拒絕也是一種病。

其實,每個人的身邊都應該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可以試著在心裡問問自己,
會不會有以下這些情況:
你是否在想說不的時候卻說了是?
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誇獎你嗎?
如果有人不喜歡你,你覺得難受嗎?

當你對別人的請求或需求說「不」時,
會不會感到內疚?
如果對上面的問題回答「是」,
那麼你很可能跟小月一樣,
也有「老好人綜合症」。

在布萊克的觀點體系中,
「老好人綜合症」根據思維、習慣、情感,
可分為三種模式:
一是認知型「好人」,
這種人有著錯誤的思維,
認為不拒絕別人就是好人。

這種思維的形成,多半來源於小時候的經歷。

小時候,如果你的行為叛逆,會被批評,
被認為是壞孩子;而當你聽從長輩的話,
就會得到這樣的讚美:「你真是個好孩子!」

稍大的時候,又被教要做好人,
才更容易獲得別人的青睞。

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邏輯:
好=聽話、順從,別人說你好=對你的肯定和認可。
進而演變成:聽話和順從就可以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可。
二是習慣型「好人」。

顧名思義,就是習慣了做好人的感覺,
幫助別人的舉動讓你產生了「上癮感」。

習慣型「好人」有個明顯的特徵,
就是難以累積自信,要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
用別人的認可來認可自己。

三是逃避型「好人」,
這種人對憤怒、敵視、衝突以及對抗拒感到不安和恐懼,
所以會通過做「好人」的方式避免落入到可能的衝突中。
所以總是忽略自己的真實感受,
一次一次地答應別人的請求,
導致自己活得一點都不快樂。

三毛說:「不要害怕拒絕他人,
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
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
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
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所以,不要害怕去拒絕別人,
先溫暖自己,再擁抱他人。
不敢拒絕、不會拒絕的原因大家知道了,
可真的實行起來,又有一定的難度,
那麼,要如何才能順從自己的內心,
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

1. 改變原有的聽話就可以得到認可的思維。

不可否認,我們在生活中或職場中,
要多吸取別人的意見,樂於助人,
但這要在力所能及之下,
如果這會消耗你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影響你其他的正工作那就要仔細思量一番了。
你一味的順從並不能讓人從心底佩服你,
你真正應該做的,是竭盡全力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
若有餘力再幫助別人,同時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強者。

2. 從根源上先排除別人經常麻煩你的可能性。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般會找什麼人幫忙,
一定是那種很好說話,什麼都不會拒絕的人,
所以,如果怕抹不開面子拒絕別人,
不防從根源上先排除別人經常麻煩你。
在平時的交往中,可以先亮出自己的底線,
讓別人知道哪些是你不喜歡的或者反感的事情,
這方面的事情別人就不會經常來麻煩你,
即使有求於你,也會有失敗的心理預期,
即使你拒絕了他,他也不會感到很失落或者是很生氣。

3. 拒絕別人的時候,適當解釋一下理由。

很多人不敢拒絕,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害怕被人嫌棄是一個冷漠的人,
所以在拒絕時,可以適當地解釋一下自己拒絕的原因,
讓人覺得你的拒絕是情有可原的,並非不想幫他。

4. 拒絕時,委婉、圓融一些,給人留些面子。

當然,如果是碰上單細胞生物,
聽不懂言外之意,就不要那些彎彎繞繞,
直接了當的告訴他你的答案。
畢淑敏在談到拒絕的時候說:
「拒絕是就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
又有誰能體諒你?
生活本就不容易,
很多時候,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
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於他們而言,你所做的事都不值一提。」

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絕,
做不到的事不要勉強,先溫暖自己,
再擁抱他人。
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討好別人,
而是善待自己。

網友說:

「有水平的人會尊重你的原則,
不尊重你的原則的人,
也沒有深交的必要」

「我拒絕喝酒的時候,
一般都借口說,喝了胃出血」

「深受不會拒絕煩惱的我,開始改變。」

「拒絕真的很難,會有人情壓力?」

「教給大家一個不喝酒的好辦法,百用百靈!
"我喝不了酒。
我爸爸喝不了,我媽媽也天生酒量非常差。
一喝就會難受。"
他們就會說“你這是祖傳的體質不行啊,
你可一滴第一別碰了。”
(事實上家裏人很能喝)」

「大學的時候 一群人在一家店,
一個人點了很多酒, 還不停叫我喝,
我很堅定的說了很多次no,他就勸了我一晚上」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