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_AfterTag}
命理

人到中年,悟透這兩條“天機”,可以積德積福

 ​晚清名臣曾國藩則說:
“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如何“知命”呢?曾國藩的解釋是:
“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
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由此可見,曾國藩的“知天命”
不是消極的聽天由命,而是先積極作為,
後泰然處之,盡人事而聽天命,
畢竟成功有三大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三者缺一不可!


曾國藩根據一生實踐心得告誡世人:
做人,有兩條“天規”不要犯,方可福報多多!
人到中年,悟透這兩條“天機”,
可以積德積福!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薄福之人過享其福,
必有忽然之禍。——曾國藩

釋義:一個福德薄弱的人如果太過享受福報,
就必然會有災禍降臨。
何為“薄福之人”?
就是指那些尖酸刻薄,品德修為不行的人。
又“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即:福分淺薄的人,待人也一定刻薄,
因此他們的福分就更加淺薄了;
福分深厚的人,為人一定敦厚,
因此他的福分就愈發深厚了。


如果讓一個“薄福之人”過分享受好的功名利祿,
則會發生如《易經》裡面所說的“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這種情況;他們風光不了幾天,
就會被老天降下大的禍患。
比如說,近些年來,
娛樂圈就有多位明星因為“德不配位”,
遇到人設危機,名聲掃地,遭人唾棄。
所以說,薄福之人,
先要多做做品德修行的功夫,
光靠投機取巧得來的好福氣,
長久不了,也會有巨大隱患。


2、貫貧之人不安其貧,
必有意外之憂。——曾國藩

釋義: 一個一貫貧困的人突然不安於現狀,
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憂患。
初看這一句話,不敢苟同,也難以理解,
難不成曾國藩是在勸社會底層的人們安於現狀,
不去發奮圖強嗎?
那為何他自己也是從一個農家子弟
逆襲成長為晚清一品大員呢?
其實,我們靜下心來,
再結合“知天命”這三字,
便可一下子豁然開朗,
明白曾國藩的良苦用心。


鬼穀子先生說:“所處環境是命,所逢機遇是運”,
每個人的出身環境不一樣,或貧寒,或富有,
這是父母給我們的命;
但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辛苦努力來改變現狀,
這就是我們自己爭取來的運。
但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艱辛和挫折,
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很多貫貧之人,一邊嘴上喊著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遠大志向;
一邊又好吃懶做,好逸惡勞,
喜歡投機倒把,走捷徑。
由於他們一心想著發達富貴,
又不願意腳踏實地辛苦付出,
所以開始變得不安分守己,
繼而走上了歪門邪道,
甚至是違法犯罪的道路。


漢初三傑之一的大將軍韓信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早年遭受胯下之辱,連飯都吃不飽,
幸得蕭何力保,當上了漢軍大將,
將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戰神”。
但是韓信得意後就忘形,
居功自傲,說話沒有輕重,
最後引得劉邦很不爽,終被呂后與蕭何合謀,
誘殺於長樂宮鐘室,夷滅三族。


貧寒之士通過自己努力,
改變命運,本沒有錯,
但是不能投機取巧,偷姦耍滑,
要不然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大禍患。
貧寒之士在成功後,也要謙虛低調做人,
慎言慎行,要不然也會很快遭受覆滅,
因為“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所以說,我們人到中年,
更應該熟記住曾國藩所說的以上兩句忠言,
儘早知曉這兩條“天機”,
並且不要輕易觸碰這兩條“天規”,
方可福報多多,又積德積福!

Reference: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轉載請附文章網址

不可錯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