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命運好不好,從他有無口德就看的出來

最近看見一句話,感覺非常有道理:
嘴巴不好的人,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怪不得佛說:莫說莫說,一說就錯。
是啊, 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
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不好,少一句也不好。
突然想到人們常說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
就因為是回眸一笑才那麼那麼嫵媚動人,百媚彙集一身;
試想,要是這楊貴妃不是回頭一笑,
而是回頭便是口水飛揚的亂說一氣,
那麼這百媚不但就沒有了,甚至變成了「百人厭」。
好多時候的好多話,你說了又能怎麼樣?人家聽了又能如何?
因為面對知音,不必說得太明顯就懂;
不是知音,說得再露骨也沒用。
所以,我們聰明的老祖宗早就把這個經驗總結成一句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至理名言。
人為什麼長著兩隻耳朵,兩隻眼睛,
而只長著一張嘴巴,
就是要我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還有,我們聽話和說話的時候要完整,
不要斷章取義,那麼揀前一句、後一句的湊起來的話,
也許好就像一把匕首尖尖的刺進人心,
創傷也就永遠的不可彌補。
你的一句話,用稱稱一下一點也沒有重量,
單稍微稍一不留意,就重重地壓在別人的心頭;
而我們自己反,也要修煉自己的修養,
不要讓自己被別人的話輕易話創傷。
所以,在管好自己嘴巴的同時,
假如聽見一些搬弄是非的人在別人面前黑你,
那麼就微微一笑,比什麼都強。
因為你要明白,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他能在你別人說別人的壞話,
那麼他轉身就會在他人的面前去說你的壞話。
因此,怕只怕,說了,只會萬劫不復;
怕只怕,說了,我再不會是我。
要是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
不僅僅是一個是非人,而且絕對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小人。
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從他有沒有口德就看的出來。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業。
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
從他有沒有口德就看的出來。
所以口業很重要,人一輩子缺德事不會天天做,
但是缺德的話,難聽的話,
不正經的話可能會天天說。
日積月累,福報都從這張嘴裡跑光了,
所以,說話沒口德的人,
這輩子也是坎坎坷坷很淒涼的。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
我鎮上一個小夥子,三十多歲,
長的也算英俊,但是至今一事無成,
要工作沒工作,要事業沒事業,
同齡人的孩子都上小學了,
他呢,至今無妻無子老光棍一個,穿著邋遢,
有時一連幾日臉都不洗,
身上髒兮兮的跟流浪漢一樣,
誰好言相勸也聽不進去,在說就瞪著眼睛跟你吵。
做點小買賣吧,也是不思進取,
胸無大志,就知道吃吃喝喝。
別人賺錢他賠錢,打他接手生意以來就沒盈利過,
幾年下來賠的錢加利息壓得全家人喘不過氣,
家境日漸沒落。
竟然到了要借親戚家房證抵押高息借錢才能經營下去,
他的60歲老母親也無奈回來幫他打理生意。
他身邊一起玩大的小夥伴也瞧不起他離他遠遠的。
表面一看這個小夥子也不壞,為啥就是不爭氣。
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這個小夥子口德很不好,
也許上社會早的緣故,身上沾染了不少壞的習氣,
此人從小說話就咋咋呼呼的,
沒一個穩重的樣子,不尊長輩,不敬神佛,
喝起酒來更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嘴有多賤,命就有多賤。
所以我明白了,這樣的一個人,福報早就從他那張嘴跑光了。
嘴有多賤,命就有多賤。
為什麼婚姻不順至今打光棍?
表面看是有種種原因,
在因果上看就是他沒有福報,根本托不住婚姻。
因為只有福報一樣的人才會生活到一起,
沒有福報的人是不會遇到好姻緣的。
有一點福氣的女人都不會跟他生活在一起。
這個小夥子為什麼做生意賠的稀裡嘩啦?
還是因為沒有福報,有福報才能賺錢。
他的福報早就折損的差不多了,這樣怎麼會賺錢呢。
如果他不能痛定思痛幡然悔悟,
他晚年的境遇會更加淒涼。
福報早就從他那張嘴跑光了
口德對任何人都是這樣,許多福報都是通過嘴巴給損了。
有的人說,我什麼壞事都沒有做啊。
要知道,這個口業不好,損福報是很厲害的。
古人講的,言由心生。
如果嘴巴一直講不好的話,說別人是非,
以及說一些詛咒的話,這樣子損福報很快。
不僅是說是非,哪怕說我們長輩的不好的話,這也是損福報。
有些女人很喜歡抱怨丈夫,說丈夫這不好那也不好,
吵起架來連對方父母、祖宗八輩都敢罵,什麼難聽說什麼。
這樣造口業是很嚴重的。
這樣家境只會越來越窮,
因為福報都被你罵光了。
所以這個口業關,一定要注意。
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這樣子就能留住福報。
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
要知道,福報是緣起法,是因緣和合的,
也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
比如說,你去寺院做義工,
你掃地的動作給你帶來福報,
還是擦桌子的動作給你帶來福報。
都不是的。是心念給你帶來福報。
我們發出利益眾生的心,
去掃地,去整理衛生,和眾生結歡喜緣。
這個心念發射出去,感應了宇宙的慈悲正能量,
這時就得到正能量的加持,
就創造了福報的緣起。福報是這麼產生的。
怨天尤人,損福就很快
那損掉福報的,也是用心去損的。
心中趨向自私,趨向抱怨,趨向嫉妒,慳貪,浪費。
這時就損掉福報啦。
福報也是用心,然後配合行動來損的。
人怨天尤人,不珍惜當下所擁有的,
一直抱怨,又通過嘴巴來喋喋不休。
這時損福報就很快了。
這也是薄命人,好比林黛玉,伶牙俐齒,
這樣不好,福報就很小。
嘴巴要說好話,心要存好心
佛經說,佛說話,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十法界的眾生,聽了佛講話,都很歡喜,
都被佛的語言所攝受。
這也是佛累世修行,嘴巴說愛語的原因。
嘴巴要說好話,心存好心,
那像宇宙就會發射出好的磁場。
得到的也是好的回報。
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是以聲色互相對待。
講話是聲,態度是色,
故而人與人講話,「聲」要輕言細語;
待人態度,「色」要微笑寬柔。
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
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話語要謹慎委婉。面對知音,不必說得太明顯就懂;
不是知音,說得再露骨也沒用。
教導別人,也要分內與外。對外要柔,對內要正。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聽話、說話要完整,不要只揀前一句、後一句,
合起來剛好尖尖的刺進人心,創傷也就不可彌補。
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造口業,
也不要把能行動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耽戀物慾。
人間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世間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堅固,水過則干。
面對惡言惡語,也是修行的法門之一。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
話語秤起來不重,
稍一不慎,即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
反求諸己,同時也要訓練,
不要讓自己輕易被別人的話軋傷。
在一般日常生活中,要常自我警惕,自我反省,
謹記「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心」,
如此必可化解「含毒」之心,圓融一切眾生。
內心平靜快樂,頭腦清醒,
考慮事情就會清楚齊全,說話就會得體。
用清凈的心眼看人,就不會彼此碰撞。
聲無形無量,色乃假相,
不必拿來壓迫自己的心眼。
以清凈的耳根,接受清凈的語聲;
以圓通的耳聞,吸收世間的善音。
一言為重,千言無用。
言重則信重,信重則有大用。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誠為一切善法之源。
人性之貴,莫過於信——信乃人生立世之本。
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
古人說: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